•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5

椰子の童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递延的会计分录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疯疯丫头315

已采纳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既然是确认一项资产,那么肯定是少交税了

递延的会计分录

295 评论(14)

我叫德卢衣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计入所有者权益,待最终出售或计提减值损失时再转入当期损益 如题不是还没有出售吗 所以计入资本公积 还有作者第二个分录 应该是 : 借:所得税费用 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个人理解 应该作者笔误吧

108 评论(10)

小妮子--Amy

借:所得税费用 50000*25%=12500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125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25%=125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2500 因为税前扣除比会计费用少了50000元,影响(导致多缴)企业所得税12500元。.以后年度可以多计费用50000,少缴所得税12500元,形成递延资产;

206 评论(15)

有毒的少女

根据新准则,目前的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所得税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相比,确定当期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或应转销的金额,计入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但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举个例子:当期购入A股票,定义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购入成本为每股10元,共计购入1000股,则购入成本为10,000元,期末其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根据新准则,账面价值被调整为12,000元,而计税基础仍为10,000元,因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元,假定税率为25%,则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0元。借:所得税费用 5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当期购入B股票,定义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购入成本为每股10元,共计购入1000股,则购入成本为10,000元,期末其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根据新准则,账面价值被调整为12,000元,而计税基础仍为10,000元,因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元,假定税率为25%,则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0元。借:资本公积 5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如果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则可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当然,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确认还需符合一定的条件,基本上可以写一篇论文,目前比较权威的是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121 评论(10)

qq小妹头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贷:所得税费用 50000 理由是税务少走费用了,多纳税了,将来可以转回,未来可以多摊费用少缴税,形成递延资产;

173 评论(10)

喵了个咪啊

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递延税款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递延收益账务会计分录如下:

1、取得递延收益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

扩展资料

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227 评论(14)

NDSGGS南都

递延所得税,具体细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核算所得税。即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予说明的是,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特殊情况(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二)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对企业合并的处理不同,可能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通常应调整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三)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以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比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原则处理。

27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