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kumiko
PICC财务共享中心是刚成立的部门,属于财务会计部,主要是从事出纳和会计方面的工作。PICC一般指的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准确一点来说是PICCP&C,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PICCGroup)的主要子公司和标志性主业,也就是人保
云飞扬了
财务部是企业、事业机构设立的职能部门,负责本机构的财务管理。主要职能是在本机构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财务部一般由首席财务官、总会计师、财务总监、资金总监、财务部经理、审计主管、会计、助理会计、出纳员、收银员等组成。其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管理当局收益最大化、企业财富最大化和社会责任最大化。
财务部的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政策、税收政策和法规;制订和执行公司会计政策、纳税政策及其管理政策、组织经济责任制的实施工作,下达各中心核算与考核指标,组织业务考核和评价、综合统计并分析公司债务和现金流量及各项业务情况、研究公司融资风险和资本结构,进行融资成本核算,提出融资计划和方案等。
吃货肥仔喵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在中国的跨国企业与大型本土企业间方兴未艾,诸多中国财务人的职业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卷入这一全球性趋势中,面对这一新兴事物,如何看待其中蕴含的挑战与机遇是放在每个有志于成为公司战略伙伴的中国财务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喵喵咩咩喔喔
如果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拥有众多分支机构,且经营内容相对单一,同时总部有集中财务管理、强化对分支机构管控的需求,即可考虑提供财务共享服务。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未来集团型企业账务处理的发展趋势。把总部和各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集中到一起来处理,具有四点好处:(1)会计核算效率高、成本低;(2)账务处理偏实;(3)会计独立性高,监控能力强;(4)会计数据口径统一,使绩效考核更加公平。
dp73732849
Accounting&Tax财务会计和税务部门:每个月结账缴税,完成企业日常业务的财务会计记录工作。很多大型外企都已经将这两个Function合并为财务共享中心Accounting Shared Service Center(SSC),将传统的会计记账业务分为AR应收,AP应付,IC关联方对账,GL总账,Tax税务等不同模块,用于统一处理其数家子公司的财务记账业务,生成月度报表。
Controlling财务控制部门:每月每季度每年,通过预算和差异分析,找到企业的痛点,来不断促进企业提高其财务业绩的管理会计工作。具体的工作包括预算管理Budget and forecast,差异管理Deviation Analysis,财务指标绩效管理KPI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其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a.和往期数据对比的趋势分析/b.实际数据同预算数据对比的预算差异分析/c.目标企业同行业平均或对标企业财务数据对比的横向比较分析。)这个部门在欧企中被称为Controlling,在美企中由于rolling forecast滚动预算更多,普遍被称为Financial Planning and Analysis,也就是很多财会学生向往的FP&A。这里要注意一下:一个集团的财务分析有时会按照sub-function继续向下划分到不同team,如:Sales controlling,Cost controlling,R&D controlling,IT controlling等等。
Treasury司库部门:对大型集团企业的现金进行盈余管理,和银行打交道的部门。这个部门通常只会出现在各个大型企业的集团总部,原因是通常只有总部的账面上才有足够的现金盈余,例如数百亿的余额来进行盈余管理为企业创造利润。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现金预算,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套期保值,外汇交易,监控公司大额付款等。Internal Controls,Risk and Compliance内控风险合规部门:对大型集团的内控和风险点进行梳理,制定各种业务操作的标准流程Standard Process和规范Guidlines,具体工作例如设置财务部门各层级审批的流程和金额,各种财务业务的标准操作手册。Internal Audit内审部门: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流程,发现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漏洞和风险点,向高层管理层和董事会提出建议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Mergers&Acquicitions/Strategy并购/战略部门:对外的external growth和business development部门,通过收购和投资来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和完善,具体的工作包括市场分析,企业战略的选择,并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等。Investor Relations投资者关系部门:处理集团对外的财务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具体的工作包括公司对外财务新闻稿的拟定,年报排版印刷发布,证券路演等。
小南子zzz
1、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技术应用多为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财务模块,但呈现ERP 财务模块-ERP非财务模块-ERP外围辅助业务系统的转移趋势。同时工作流、票据影像、OCR识别等信息技术工具得到广泛应用;2、业务流程为核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形式更多的考虑到流程的因素,基于流程加强专业化分工能力,改进生产效率;3、多样化的实施动机:内部服务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能成为优化整个财务组织架构的契机,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此外企业借助财务共享服务加强内部控制的行为也较为常见。服务经营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主导,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行业呈现多样化实施动机。4、市场化的视角:无论内部服务或者服务经营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均应保持市场化的视角,在此内涵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重视客户,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体现其其他运营动机;5、生产式服务:视财务服务为生产运营,关注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建立完善的现场绩效评估体系及生产质量控制体系;6、分布式服务: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服务端,商业单元为客户端,提供基于客户/服务模式的分布式业务支持;7、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管理模式,是包括信息技术、组织管理、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的综合体,不可狭义理解为其中一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是客户导向型,这是避免和客户沟通不畅的唯一途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及其内部员工必需关注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财务共享服务的影响(一)财务业务一体化。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升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能力,而新兴的财务组织—业务财务也随之出现。业务财务顾名思义体现了财务和业务单位的有机结合。业务财务在不同企业中归属有所不同。一些企业将其归属于业务单位进行管理,绩效考核由其所负责的业务单位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力度,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财务体系对此类人员的失控,无法形成与业务财务人员的良性互动。还有一些企业将其办公场所和业务单位放在一起,但人员仍归属于财务部门管理,绩效管理和薪资发放也归属财务部门管理,但业务单位对其绩效具有评价和建议的权力。基于这种模式的财务业务组织能够达到业务单位和财务单位之间的平衡,既保证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也强化了人员的管理。(二)财务人员逐渐分化。财务共享服务将很多基本财务职能集中到SSC后,由于基础业务被共享中心所替代,先前的人员编制得以释放,财务人员开始从繁琐的基础业务中解脱出来,并向业务财务及财务管理决策转型。传统的财务人员被分化成为高端财务决策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SSC财务业务人员。高端财务管理决策人员负责宏观业务。与业务财务的接口工作是将其收集整理的财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分析并做出决策;与SSC的接口工作是对其实施综合管理和支撑服务,如定义业务流程、系统开发决策等。为此,这类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体业务知识,更要具备综合管理知识。业务财务人员必须对业务具有敏感性,如对其所负责的产品或价值链环节有深入的了解。此外,这些人员需要掌握包括财务核算、预算、绩效考核、营销管理、对外贸易、融资、风险管理、金融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SSC财务业务人员仅需要了解局部某一方面的制度规定就可以完成工作(如费用报销业务等),对他们的专业要求一般不高。总体上说,财务共享服务分化了传统的财务人员,出现了人员水平上的两个极端。除了业务能力的要求,财务共享服务对财务人员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实施了全球化扩张战略,并迅速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分(子)公司。同时,伴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扩张,在全球建立分(子)公司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组织,使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形成了一种分散式的财务核算及管理模式。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不仅使得财务管理效率低下,而且使成本大幅增加,制约了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分散在不同分(子)公司的共同业务提取出来,放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使得几百人在不同的分(子)公司完成的工作(登记总账等),只需由一个共享服务完成,从而提高了财务核算的效率。2、强化财务管控。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大,分散在全球不同国家的分(子)公司财务组织是相对独立的。由于不同分(子)公司财务核算和财务处理的不一致性,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须通过报表层层汇总到集团总部,使得集团管理者很难监控基层业务单位及分(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导致整个集团运作效率低下,资源配置协同难度较高。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服务中心通过制定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和核算流程,实时生成各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并通过网络为各分(子)公司和集团总部的管理者监控提供支持。3、降低财务管理成本。Deloitte咨询和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50家《财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财务共享服务项目的投资回报率(ROI)平均为27%,员工人数可以减少26%。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策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提高财务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优化、细化财务流程,实时监控分(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推进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成为跨国企业集团实施全球化扩张战略的必然选择。然而当一家企业在选择运用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时,除了要考虑企业文化与技术支持方面的基本问题外,还要思考以下问题:财务共享服务的收费该如何定价;如何在减少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间找到均衡;企业内部如何形成一种面向不同部门的服务文化;不同业务单元或事业部门是否可以被视为不同的细分顾客;实行共享服务后,现有的部门绩效评价方式该如何改进等。结合以上问题,笔者在此提出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策略。1、实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整个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这也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的基础。首先,在集团层面制定标准业务规范,并以经过评审的标准业务规范作为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其次,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使各地的财务组织全面掌握新的标准,为正式施行打下基础。再次,持续的监督执行是最终完成标准化的保障。2、从分散式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的转变。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典型的集中式组织模式,它通过将服务端(共享服务中心)和客户端(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分离的方式,重新定位集团和基层业务及分(子)公司之间的业务界面和业务关系,并将从事标准化财务工作的财务人员从成员单位分离出来,归属到财务共享服务中,以实现财务人员的集中化。集中式组织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一个服务端向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客户端能够共享服务端资源。此外,通过服务端进行服务的封装获得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块并把它们集合成一个简单对象能够使财务的服务界面简单化。这样使原来基于整个集团按照成员单位进行的财务部门构建就转变为基于业务类型的财务部门构建,并将基于业务类型的财务部门剥离出来,集中归属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3、再造财务流程,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和数据整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时的流程再造应遵循六个原则,即:财务数据业务化;数据全程共享;财务流程标准化;财务流程模块化;集成财务信息系统;将基础业务与财务分析分离。例如国泰君安总部通过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各个营业部的财务权限上收,取消原各个营业部的财务部门,在区域管理总部设置派出机构,统一处理审查、记账、支付、监督、报表及核对等基础性会计作业。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新的前台,各派出机构统一处理业务提高了财务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得位于总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后台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财务分析和报告上,为制定财务政策、编制预算提供更多的依据。4、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整体能力和效率的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建立了一个IT平台,将一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制定的一切财务制度都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包括财务作业流程等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统一设定,成员单位不得随意修改,从而保证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中兴通讯的实践表明以网上报销模块、票据实物流、票据影像模块、过程绩效测评模块和综合管理模块为核心的共享服务系统平台为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奠定了较强大的信息系统基础。国泰君安采取集中方式部署系统,即总部设立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与外网连接;23个区域管理总部和5个分公司通过网络登陆到总服务器,110多个营业部的员工直接通过网络提交费用报销申请等。5、完善财务体系,形成基于共享服务的管理决策思想。在财务共享服务得到成功实施后,企业还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营销财务、产品财务、研发财务、海外财务、子公司财务在内的完整的财务体系。借助这套财务体系,集团的各项战略和财务管理需求就可直接传递至业务单位的核心决策层。
有心便是海
财务共享中心一般是一些大的企业集团他们出于提升流程和加快处理,并且节约成本的方方面面来考虑,把一些常规性的财务事项比如说费用报销由付款审批等一些工作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处理,将所有的底下的子公司的人员进行合并和精简,然后将单子统一其中在财务处理中心进行处理的。
追趕跑跳碰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简称FSSC,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
它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SSC(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但这种操作受限于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
与普通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在于其规模效应下的成本降低、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提高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升。
扩展资料: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缺点
1、财务人员脱离业务,可能沦为辅助岗位
财务人员不再与公司的销售人员直接接触,面对的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数字,这些数字往往无法确切表达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各项财务状况,财务分析师也无法将销售业绩的感性情况表达出来;
2、急速增加的差旅费
一般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往往面临高额的差旅费,而最初创立财务共享中心的美国及欧洲公司拥有大量廉价航空公司,一二百美元的航空机票相对于数千美元的人工成本来说是非常便宜的,所以往往选择财务共享中心模式;
3、臃肿的总部机关造成机关作风
设置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往往仅仅“共享”而不“服务”。例如将各分支机构原本的财务人员编制抽调为总部机关的编制,而不是相应的增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编制。同时,由于大量人员集中在机关,造成服务意识淡漠,机关作风严重;
4、人工成本不降反升
一方面中国存在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极大的事实。而一般大中型企业总部均设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设在这些城市。
这些发达城市人工成本极高,员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达到降低50%人员的目标却因为这些区域人工成本200%于西部城市反而增加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中国目前人工成本相对于其他成本来说仍然很低,财务共享中心的一台普通影印机往往够原财务人员一年的薪水;
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成本的极大提高
为了满足财务共享中心的需要,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设计财务共享中心的信息管理模式及提升信息系统管理功能,这些花费都非常巨大,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负担,更有甚者因为盲目推崇昂贵的国外大型信息系统而导致破产的企业;
6、巨大的税务风险及税务机会成本
一方面财务人员不再直接接触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局,对税务风险的敏感性极大的降低。同时,为了满足税务人员的约谈、询问、审计等工作而疲于奔命。
另一方面由于税务人员与公司财务人员的沟通不畅,导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申请的困难程度不断加大,使得企业失去大量税收优惠机会成本。
7、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有可能沦为弱势群体,人员流动率大幅度提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是否沦为弱势群体取决于集团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在一些企业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被定为与与原财务部同一级别机构,则不会沦为弱势群体;
而在另一部分企业被定位为原财务部下属机构,则很可能沦为弱势群体,造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离职率较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是求职者的“离职陷阱”,应聘者进入该中心即意味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离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