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缭绕
如下参考:
第一部分为基础(1章),主要阐述了会计理论部分。
第二部分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共八章,2-6、9-10和13章)。
第三部分是财务报告(三章,17-19章),是本科专业的重点。第四部分是某些特殊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共八章,7-8,10-12,14-16章)。
第五部分是政府会计与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会计。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科目知识覆盖面比较大,备考时,书上的任何知识点都不应该放过!
注意事项:
《财务管理》:题目大,计算密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财务管理》共10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第一、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是财务管理工作(第3、10章),主要介绍预算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三部分是财务管理内容(第4-9章),主要介绍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入与分配管理,是本科专业的核心章节。
财务管理与各个科目息息相关,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把相关的章节放在一起学习。这部分对计算能力弱的考生讲,有一定难度,在学习过程中,最好将相关公式再推导一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平时多做练习,做类比、类比推理。
《经济法》:知识点多而杂,容易混淆,难度不大。
经济法的主体内容包括8章。第2-7章涉及到非常重要的主观问题。有很多法律法规需要记住。学习的时候要理解并记住。
学习计划:一切都是事先做好的,而不是事先做好的。做一个学习计划,首先解决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问题,然后找出可用的时间,使时间,每一天作为一个单元,合理分配学习,复习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一个接一个地征服。
宇晨yuchen
总论章节,是学习中级职称的基础,考点不多一般1批次一道题左右,但是第一章学透彻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存货章节,相对考察点稍多,初始计量可以考察小客观题,后续计量,包括可变现净值的计算都是既可以考察小客观,也可以考察计算分析题的,但基于知识点比较简单,考察主观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折旧减值、处置,知识点比较基础,可考察基础点比较多,可以结合借款费用,所得税,长投、合报出题。无形资产除了,同固定资产常规考点点外,还有内部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也是考察的重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包括变更的处理,房地产的转换都是考察的重点,而且相对比较容易拿分,性价比高。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章节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是考察的重点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一定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章节重点掌握不同影响程度下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方法,以及转换时的账务处理。资产减值章节重点掌握住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资产组减值的处理即可。职工薪酬和借款费用,借款费用的计算时难点。或有事项,比较简单。收入章节重点吸收掌握8个特定交易的账务处理。政府补助比较简单掌握住总额法净额法即可。所得税章节,所得税费用科目的计算吸收透彻。外币折算比较简单。财务报告重点掌握调整抵销分录的编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掌握住处理原则即可。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看时间情况,一般一章1道题左右。
小库2011
第一章总论,这章基本在2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
第二章存货,预计分值4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也可以结合长期股权投资、财务报表出主观题。获取历年试题
第三章固定资产,预计分值6分左右,主客观题都有可能考察,可能与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等结合出主观题。
第四章无形资产,预计分值6分左右,主客观题都有可能考察,可能与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等结合出主观题。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预计分值10分左右,考察主观题概率较大。
第六章投资性房地产,预计分值7分左右,考察主观题概率较大。
第七章资产减值,预计分值4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
第八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预计分值10分左右,考察主观题概率较大。
第九章职工薪酬及借款费用,预计分值4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也可以结合固定资产出主观题。
第十章或有事项,预计分值3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
第十一章收入,预计分值10分左右,考察主观题概率较大。
第十二章政府补助,预计分值3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
第十三章所得税,预计分值6分左右,考察主观题概率较大。
第十四章外币折算,预计分值3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
第十五章财务报告,预计分值10分左右,考察主观题概率较大。
第十六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预计分值4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
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预计分值5分左右,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可以考察主观题。
第十八章政府会计,预计分值2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
第十九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预计分值2分左右,主要在客观题中做考察。
从整体来看,《中级会计实务》各章节分值分布广泛,各章分数分布差距不大,建议考生全面复习,首先要打好基础,学习好基础性的章节。其次,参考重要程度来合理分配各章备考时间,以上内容每年考的频率较高,考生应着重复习。另外要多做试题,把握出题角度,搭配学习计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