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威小姐
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区别:1、涉及事项:(1)分析并判断该事项是否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基础选择或列报项目的变更。当至少涉及其中一项划分基础变更的,该事项是会计政策变更;(2)不涉及上述划分基础变更时,该事项可以判断为会计估计变更。2、变更条件:(1)会计政策变更一般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2)会计估计变更是因为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3、影响范围:(1)会计政策变更一般对企业会计影响较大;(2)会计估计变更对于企业的想象也比较大,但是相比于会计政策的变更,影响较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第十九条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十三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五条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四十二条 (一) 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 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 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四) 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乖乖邓子
这一节主要有两类考法:①分辨一个事项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属于会计估计变更?②在会计变更或者估计变更以后是否需要做账调整以前年度、现在和未来的数据呢? (一)这个变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 按课本定义来分辨政策和估计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有时有一些确实不太好分辨。但或许按这个方法来分辨能减少记忆负担。 如果选项里的发生变化,没有提及方法的,而且是需要可以每年收集到的新情形来考虑是否发生情况变化的,有可能根据每年情况发生修改的,就属于会计估计。 如果不需要根据每年收集的新情形来考虑的,只是企业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来选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恰当反映企业情况,又或者国家宣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导致会计处理方法出现变化的,就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以下为属于会计估计的一些内容: 以下为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 或许会计政策中有些内容已经在前面学过,看起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会有“这还能变更吗”的想法。但是正如我在讲解总论时所说,目前我们除了《企业会计准则》,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会计基础,其他的会计基础的政策可能和我们这本教材最大篇幅描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企业,它从其他的会计基础改为用企业会计准则记账,那是有可能发生会计政策变化的。 可以两组拿出来对比一下,看看我所描述的方法是否适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