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6

今生无悔瓶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电算化认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多肉的milk

已采纳

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实施: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配置合适设备的基础上,需要经过制订总体规划与解决方案、培训人员、重整业务流程、形成信息规范、制定管理制度、配置系统与测试、试运行,才能最终实现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为此人们常用实施这个词来表述它。实施是一个有难度的过程,对于ERP之类的大型系统,甚至关系到成败,因此有“三分软件七分实施”之说。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任务:

1、指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指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

3、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4、会计电算化也促进了会计职能的变化。

环球青藤初级会计职称频道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级会计电算化认识

117 评论(10)

自high患者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念一、什么叫会计电算化?简述其发展过程。会计电算化的概念,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一般而言,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 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 工作的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 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使用UNIAC-1型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电子计算机开始进入会计数据处理领域。50多年以来,随着会计本身和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也逐步普及和深入发展。纵观整个发展过程,计算机在会计中的作用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这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中电子计算机逐步取代了沿用近半个世纪的以穿孔卡片为输入方式的会计机器,成为数据处理的重要工具。2.数据处理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这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出现了能随机存储的外存储设备——磁盘;操作系统日趋成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和信息定时处理功能的通用操作系统问世。3.管理系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微型计算机出现并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开始从主要处理历史数据的日常业务型发展为能够向各管理层提供各种管理信息,进行财务计划、分析、预测、决策,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特征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占据中心和主体的地位。(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那阶段。1. 探索发展阶段(1979-198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从那时起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是用于科学技术工作中。1979年,是中国会计电算化的起点。在1979-1988年期间,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在中国生根发芽,行政部门包括财政部,机械工业部等,纷纷在全国各地做探索性的试点,全国各个高等院校也加入研究的行列,这个阶段属于探索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中国电算化水平不高,功能单一且不通用,还没形成大规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公司与市场。2. 政府推动发展阶段(1989-1998年)1989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及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中国会计电算化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管理和强有力的推动下获得长足的发展。在这十年中,在财政部及各省财政厅的推动下,一方面商品化会计软件逐步走向成熟,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完善,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使会计软件生产厂家从几百家逐步向十余家集中。3.市场化发展阶段(1999年以来)1998年,财政部撤销了全国性的会计电算化管理部门—会计电算化处,这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第三阶段开始的标志。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已经趋于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开始由政府管理转向行业协会自律。这个时期的会计软件逐步转向管理型,大型的会计软件公司开始向ERP转型。

15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