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l90050056
挪用公款的行为一般在法律上士很严重的商业违法行为,但是法律上又规定其挪用公款如在当期会计核算前归还的,即其挪用公款的行为没有影响一般企业正常会计核算的除外所以会计挪用的公款,只要在其当期会计核算前归还就没事了
cafa晓晓
5 对医药企业抑制财务舞弊的建议5.1个人层面较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在公司经营困难走向财务舞弊之前,可能从财务数据上就会发现某些问题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及时纠正企业发展方向,因此,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的教育也是企业不容忽视的。函证调查时,对数额巨大或未收到函证的部分,应保持审计人员应有的谨慎性以及警惕性,可以采用电话问询或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核实。即使当年并没有查出有舞弊的行为,也不能放松警惕,应对其进行持续的关注。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其不断的学习扩充自己实践水平,注册会计师要提高审计识别技能。5.2公司层面在众多股东中持有股份最多的被称为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在上市公司中也不可避免,在股东大会表决过程中,控股股东因其股份比重优势会有话语领导权,而股东大会也很可能成为某个大股东的表达个人意志的摆设,在这样的机制下,很有可能会损害到其他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信用标准。建议新华制药应以综合评定的指标指定信用标准,将“5C 评价法”和权重分析法相结合。信用条件。以保证新华制药全面掌握客户应收账款信用信息,以便的客户经营困难时及时作出风险规避,最大限度的保护新华制药的利益。收账政策。建议新华制药应找到收账费用、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的平衡点,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收款政策。5.3政府层面政府应该从道德管理以及监督体系的角度出发,首先应该加大对财务舞弊的人员处罚力度,对违规违法的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要有相对应的惩罚。其次是要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本文研究认为可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要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这就相当于是增强了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二是从审计准则、审计制度上加以改善,使我国审计工作的体系更加严谨。5.4 社会层面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体系,要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应该把握住服务单位的行业特性,事务所在接受客户委托时,本着对投资者负责任的专业态度,始终保持应有的职业警觉敏锐性,提升专业审计的质量,尽力维护资本市场审计的声誉。规范上市公司和外部审计师的关系,不断提升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以及专业能力,积极有效发挥外部审计师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5.5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是阐述对医药上市公司有效抑制财务舞弊的相关建议,帮助该类型企业提高抑制财务舞弊的能力,也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6 研究结论与启示6.1 研究结论资本市场发展日臻成熟,各项规章制度也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在一片祥和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中仍旧是暗流涌动。上市公司承载着国家和市场消费者的美好寄托,其上市后也具有一定影响力,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形象,因此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影响的不仅仅是我国投融资市场,更关乎我国企业的国际声誉。财务舞弊的治理需要多手联防,立体防治,封堵所有财务舞弊漏洞,摧毁财务舞弊的温床。本文从财务舞弊发生的宏观微观环境出发,分析财务舞弊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并用实例来说明了政策变动对企业舞弊的影响,然后深入企业挖掘财务舞弊下的企业特征,进行定性分析,给我国财务舞弊的治理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针对财务舞弊的特征分析提出了树立企业标杆,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弥补法律漏洞,严肃法律政令等一系列净化舞弊环境的措施。6.2 启示综上所述,制药行业的发展不容小觑,现阶段我国制药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步步入集团化、规模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药行业也随之发展迅猛。我国出台全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贯彻落实,也为制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力作用。所以,财务报表舞弊和信息披露的违规现象需要得到有效治理,一是有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对造假行为应该加大处罚力度;二是对造假的行为以及信息披露违规的行为要进行刑事处罚和受害的民事赔偿,如此一来,受害人的经济利益不仅得到了有效保障,而且舞弊违规的成本也会增加,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舞弊行为起到威慑作用,从而将舞弊发生概率降到最小。
兔了里个酱酱
舞弊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它像一块毒瘤,时刻危险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良性发展。同时舞弊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据称,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舞弊列为发展最为迅猛的犯罪行为,舞弊问题的严重程度使得联邦调查局每年需要投入约24%的经费来进行反舞弊的工作。舞弊是指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包括人们能够设想的所有通过虚报以牟取利益的方法。舞弊一般分为针对某组织(企业)实施的舞弊和某组织(企业)实施的舞弊两种,而企业实施的舞弊中最为常见的是财务报告舞弊。本文将着重从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主要表现形式、造成的危害出发,提出防范、检查舞弊的几点粗浅见解,与同行商榷。一、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危害性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主要目的是通过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粉饰企业的经营成果,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从中谋取私人利益。主要表现形式有:①向财税部门和银行提供的财务报告不一致。目前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企业为谋求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而向财税部门提供的财务报告和欲向银行谋求贷款提供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销售收入、利润、存货、应收(付)账款等数据就会大相径庭。②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以欺骗投资者,进行圈钱。企业欲取得上市资格,不惜在财务报告上做手脚。如据成都某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案例反映,成都某企业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400万元。经查实,该企业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账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③虚报盈利,夸大业绩。在国有企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某些管理层受功利心驱使,为提高自身政绩、声誉和影响,授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骗取名利。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危害性很大,它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虚假的赢利或亏损报告将使国家资产流失,使企业股东、债权人、顾客及雇员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使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而企业发生财务报告舞弊涉及的金额往往是也触目惊心的。如美国施乐企业五年虚报收入60亿美元;我国的银广厦集团,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62.6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万元。这些舞弊现象涉及的金额之大,在对社会、国家及投资者个人造成极大伤害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企业、中介机构乃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丧失。二、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原因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也不例外,主要有:(一)私欲膨胀,道德缺失舞弊者的动机直接驱使于其本人内在的动因,基于某种目的而实施故意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典型的动因来自于私欲膨胀带来的压力。这里的私欲包括对政治地位提高的需求和对经济上的占有两方面。有的企业管理层,为夸大自身工作业绩,从而提升政治地位,迫使企业编造虚假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同时作为社会组成元素之一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除了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正当的经济需求外,有的还因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染上恶习或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等,使日常入不敷出,诸如此类需求都需要大量的经济资源的支持。当一个人的需求超出了自身条件承受能力,严重的私欲膨胀,道德缺失足以促使舞弊者实施舞弊行为。(二)制度不严,惩罚不力舞弊者之所以能实施舞弊,是因为有机可乘。此处“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控制制度(措施)存在漏洞或缺陷,难以防范、发现舞弊。舞弊者作假账,首先是瞅准该项控制制度(措施)存在的漏洞或缺陷;其次是会计控制系统是否严密,是否能使其舞弊行为不留痕迹,不被发现。二是指给予某些企业管理层过大的权利,权利一旦失去控制,就会为犯罪创造条件。财务报告舞弊一般由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授意,财务人员实施,如多计存货价值、提前确认收入、隐瞒重要事项的披露等,只有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才能有权、有条件做到。舞弊者如果缺少“机会”这个条件,是无法实施的。另外惩罚不力也使舞弊者无所顾忌、胆大妄为。目前针对财务报告舞弊适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明确,使舞弊的成本远低于收益;对财务报告舞弊惩罚力度不够,大多数以行政处分、罚款为主,使法律缺乏足够的威慑力。(三)监管机制缺陷,诚信理念不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追本逐利是其本能,出现违规现象在所难免,但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进行纠偏。然而,目前的监管机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税收、媒体、政法、银行、审计等等监管体制中,不管是站在国家还是企业的立场上行使监管职能,当财务报告供给链中管理层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某些监管机构没有真正树立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重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对国家、企业、个人诚信的理念。如美国安然企业会计造假案的揭露,使人们对审计的诚信提出疑问。诚信对于企业、个人也是一样。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恪守职业道德是企业和个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如今社会格局多元化,特别是受分配不公、贫富不均,加上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各层次难免会存在不诚信现象,如果缺乏诚信理念,都会有可能出于各种动机为实现自身不同的利益,千方百计地实施舞弊行为。三、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我们知道,如果舞弊案件一旦发生,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及给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而存在反舞弊措施与否,对国家或企业蒙受舞弊的损失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反舞弊措施上首先要防范舞弊。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主要是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法律威慑力、建立多元化监管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措施,确保企业正常、有序、安全的运转,使企业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违规的处罚力度首先,完善制度是防范舞弊的根本,也是消除舞弊机会的手段之一。制度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社会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制度为舞弊提供便利,只有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为防范舞弊提供合理的保证。要防止舞弊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不仅要培养员工的自我控制意识,包括培养员工的诚信和良好的道德观、培养工作能力和经营风格等,而且还要建立员工之间、管理层之间、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相互控制机制,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内部审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有效的会计系统可以提供审计轨迹,使得舞弊能被发现或难以掩盖。要建立有效、及时、完整的会计系统,以区分真实的舞弊和无意的错误。3、建立适当的控制程序。适当的控制程序可以减少舞弊的机会,企业要建立包括能提供资产的实物控制、恰当的授权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等的控制程序。其次,加大惩罚力度是防范舞弊的保障。要区分不同的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者的责任者,明确责任分担标准,对舞弊者惩处。明确区分法律法规的适用标准与范围,对舞弊者不仅依照《会计法》进行经济处罚,还需依靠法律的力量,该诉诸法律的绝不手软,该追究民事和刑事责任的绝不姑息,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各自的约束力,起到打击一小撮,教育一大片的作用。(二)建立多元化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1、恰当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当今世界,不存在没有任何政府监管的纯粹的市场经济,也不存在没有任何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如国家某些政策、规章制度之间存在摩擦,会使得有些企业有机可乘,有空可钻。政府应培育完善的监管环境,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体系,净化法律环境,以法律的震慑力防范舞弊。2、加强独立审计职能。我国的审计结构是由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组成,国家审计的重点是对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审计,对企业监督的力度不强;民间审计与被审企业间形成的被雇佣与雇佣关系,使得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难以充分发挥。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独立审计职能,笔者认为:①应引入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制度,并正确处理好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等的关系。因为我国的企业虽均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其职责仅仅是对企业下属部门或单位按照企业管理层的安排进行内部审计,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独立性不强,对企业监督难有成效,而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制度的引进有助于改变此现状。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使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企业的职业服务内容不交叉;不在受聘企业任职;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不受制于企业等等。同时还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3、强化内部监督机制。要建立具备健全的制度体系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高层管理人员控制经营,制度控制高层管理人员,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约束高层管理人员行为,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对称性。建立起企业内部人员相互监督机制或设立举报热线,使舞弊者时时处在“有人在监视我”的意识中,起到防范舞弊的作用。(三) 加强诚信理念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工作环境对舞弊的滋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工作环境中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就会为做假账、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培植一块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整个社会要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目前“会计假账普遍、审计诚信严峻、会计审计诚信危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要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赢得公众的信任,要从个人做起,每个人要实实在在地做足“本分”的工作,而不是以权宜之计搪塞,或以擦边球试探底线,只有将可信、诚实原则贯彻到底,才能建立公众信任的环境。企业要加强诚信教育,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加强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道德发挥效能,使员工在遇到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法律规范发生碰撞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要制定科学的制度,实行公开的政策,宣传行为准则或道德守则,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使制度和规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四、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检查舞弊的检查主要包括发现舞弊和对舞弊的调查。由于舞弊是一种不易察觉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从计划到实施再到被发觉一般需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检查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了解、评价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防范舞弊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内部控制不充分、员工疏忽造成的内部控制失效,会给舞弊者提供机会。在检查舞弊时,采取询问有关管理层和员工,抽取部分资料进行符合性测试等方式了解、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合理、有效,关注可能存在的舞弊信号或迹象,如会计系统不完善、管理当局承受着重大的压力、凭证和记录不齐全、经营或财务决策只有少数几个人决定,缺乏必要的控制和监督等现象表明内控存在漏洞,是舞弊检查需关注的线索。(二)分析企业经营的敏感点1、关联交易。目前关联交易有关联购销、受托经营、资金往来和费用分担等方式,是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 其发生大多是为了调节利润的需要。在检查舞弊时,要仔细寻找关联方及其交易,理顺整个上市企业的产权关系,仔细审阅企业的会议记录,有策略地向管理当局询问,尤其要关注年末这一时点,关联交易常常被用来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企业提高形象或体现管理层经营业绩的重要舞弊途径。另外还应分析关联方交易价格是否合理、与下属子企业或股东的交易(转让)是否正常。2、收入的确认。检查时应通过核对发票存根、发货凭证,审阅大额或非正常交易的会计记录,验证重大交易合同等方法,分析是否存在虚构收入情况。是否存在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或记录虚假交易的方式虚报收入,达到虚增利润、夸大业绩的目的。3、存货的变动。存货往往被用来操纵主营业务成本,从而达到虚增或需减利润的目的。因此,检查时要关注存货的异常变动,掌握存货的成本核算资料,必要时进行实地盘点核实库存。4、期后事项的调整。重点分析企业对重大的期后事项有否未加以披露的现象。检查有否在来年年初记录虚假的交易以掩盖上年的虚假记录;有否存在资产负责表日后发生的合并、清算等重点事项;有否存在会计报表与同时披露的其他信息之间重大的不一致等。(三)抽查重要会计资料会计记录、有关原始凭证等是舞弊实现的载体之一,舞弊行为通常会在有关会计资料中留下痕迹。在舞弊检查时,有针对性地抽取重要会计资料,进行查证、分析,以发现舞弊信号。如抽检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其他应收款”的列账依据是否充分、合理,是否按收益期限进行摊销,来验证企业有否将当期发生的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虚列在上述科目中,不计入损益,同时还要检查总账与明细账是否相符,对于应收、应付款,还应追根刨底,彻底弄清它的内容和性质。(四)征询对舞弊的检查除了了解、评价内控制度,掌握有关证据,找准薄弱环节外,还应通过征询手段找出发现舞弊的切入点。检查企业的财务报告是否存在虚盈实亏或隐瞒利润以蒙骗投资者现象,需通过向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银行询证,了解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经营、财务情况,是否存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情况,核实是否存在以虚构销售收入、少转销售成本、少提或不提银行贷款利息等情况虚增利润;是否存在以销售收入不入账、虚构成本、虚列负债等情况隐瞒利润。当今社会大多的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的腐败现象,都与做假账分不开。企业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而每一次虚假财务报告的曝光都给投资者的信心带来沉重打击,消除舞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配合,需要一个公平、合理、和谐的环境,需要诚信的个人素质支撑
陽-iYummy
浅谈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就是财务人员在财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财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既是对财务人员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定,同时又是财务行业对单位所负道德责任和义务。这些道德标准是财经法规、财会政策所不能代替的。
职业道德同人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联、具有各自的职业特点,对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直接的、具体的道德要求。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都赋予了相应的权力,这种权力是职业岗位所赋予的,也是履行职业责任所必需的。近几年,我们目睹了社会各行各业包括我们身边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事例,无不令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在对这些同行们深感惋惜的同时,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规范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已成为当前财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因素
(一)社会上不良风气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会计行业中的非理性行为越来越多,贪腐造假事件屡见不鲜,会计人员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工作,一旦歪曲了道德与人生价值观,便会在社会“大气侯”的影响下,动摇职业道德基础,随波逐流,为达个人目的,不顾职业操守,铤而走险,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给单位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法律意识淡薄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近些年一不时传出讇椎ノ怀瞿苫蚧峒评糜弥拔裰愎畛垂伞⒐钏接玫鹊认窒蟾莆袢嗽毙蜗笤斐杉洳涣加跋欤ノ辉斐梢欢ǔ潭鹊木盟鹗АR陨锨榭龅姆⑸簿褪且恍└霰鸹峒迫嗽狈ㄖ乒勰畹。植磺迨裁纯晌⑹裁床豢晌ぷ鳌⑸罨煳惶福荒芄涣嘧月伞⑹凳虑笫恰⒖凸酃陌炖砭靡滴瘢俗陨淼睦妫还撕蠊痹臁⒈湓臁⒁浠蚧偎鸹峒谱柿希峁┬榧俚幕峒菩畔ⅲ踔晾弥拔裰慵嗍刈缘粒拔邸⑴灿霉睿钪兆呱戏缸锏缆罚鸷Φノ弧⒐依妫右欢ǔ潭壬嫌跋炝嘶峒浦耙档赖陆ㄉ琛?
(三)会计工作的传统思想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会计人员往往忙于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传统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能完成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工作中墨守成规,缺乏进取精神,不能与时俱进的开展工作,在处理业务的同时不能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还是停留在核算会计当中,不能参与管理当中,在工作中,对遇到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老好人”,既不提出也不上报,从而导致管理因没有及时得到有用的信息而缺乏有效的措施,不能给单位负责人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四)内控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能只靠财务人员自觉,还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对一些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定期轮岗等制度的制定,特别是现在网络的普及,钥匙的保存,密码的及时更改,及相互监督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制度,也很完善,但是执行情况如何,有无监督和把关,如果在制度执行中走了过场,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制度形同虚设,那么势必会给一些道德观念不强、意志不坚定的会计人员有可乘之机,使他们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
(五)会计工作的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会计工作具有天然的从属性。会计人员为保住饭碗往往会屈从于领导的压力,被动的顺从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违背客观公正原则,因此,单位负责人的意志也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5)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7)参与管理。(8)强化服务。
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十分必要,经济不断发展,导致财务人员角色在不断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任务只是简单的企业账目管理、财务统计和 财务分析,工作比较程序化、简单。随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财务人员角色也法身了重大变化,除了要做好传统的任务,还要参与到企业发展规划中,制定各项政策和目标。由于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所以促使了他们工作任务的转变。这种角色的变化迫切要求财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企业发展制定各种科学合理的发展建议,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经济不断发展也使得经济在社会中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全球经济从粗放型向着集约型的经济模式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从事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竞争力有着莫大的优势,这就要加强财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为管理财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
1、做到“忠实诚信”。即“ 求实讲真” ,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核算要真实。要如实记录反映各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资料, 严格按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般原则处理会计业务。二是对事业要忠诚。要忠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忠于法律, 严守制度格尽职守,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三是处事要公正。要平等待人, 把好财务收支关口, 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 不偏私,不畏强权。这是作为每一位从事会计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2、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 热爱本职” , 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唯其如此, 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适应会计不断发展的工作的要求。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和愿望, 而自身价值则是通过工作和事业的成功来反映和实现的。既然我们选择了会计这个工作岗位, 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热爱会计工作。只有热爱会计工作, 敬重会计职业, 才能坚持诚实守信, 客观公正, 依法理财;只有热爱会计工作, 敬重会计职业, 才会全身心地投人到会计事业, 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会计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律能力, 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 对财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财会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 就要不断学习, 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 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也客观要求财会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财会人员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 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又要学习会计专业理论、新制度新准则, 还要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不断学习, 全面学习, 才能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 才能使自己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什么必须提倡、什么要坚决反对, 从心理上对会计职业道德有整体的认识。
4、经济效益。应当把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作为财会人员的一项重要职业准则。积极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方法, 进行经济预测, 参与经济决策, 进行经济分析, 为改善单位的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出谋献策。
5、保守商业秘密。泄露商业秘密为会计之大忌。除法律规定和单位负责人同意外, 财会人员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严格保守。
6、加强提高财务人员对继续教育。加大财务人员宣传的力度,使他们真正理解继续教育的意义,激发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集团公司通过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财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四、结语
古人云“万事德为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尤为重要。 我们相信在广大财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学习, 注重自我修养, 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会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总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靠财务人员自身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家的配合与支持。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