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1

smilejoyce922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咕噜1313

已采纳

将账面余额及折旧转入固资清理,收入及税费、清理费用也转入,净差额即为600-(800-500)-600*0.05-10=260

中级会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306 评论(9)

我是小鹿呀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反之,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模式下,不论公允价值是否高于账面价值;差额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自用转投资性房地产时,贷方要放到资本公积去,原因:现在房地产公允价值往往会高出其成本很多,甚至成倍,如果进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影响净利润时会看到净利润爆增,而这个并不是由于经营所致。

投资者看到净利润这么高,会影响其做出决策的,所以规定贷方差额进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这个属于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净利润直接进所有者权益而已。

当投资性房地产转自用,按转换日公允价值入账,两者差额实际上没什么大的悬殊,所以差额通过损益记录就可以了,对利润影响不会使利润暴增。

扩展资料: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

一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

以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进行摊销或于处置时转出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减少。

二是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这里需区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其他综合收益

309 评论(15)

马云的小女儿

投资性房地产属于不太难的章节,首先把握三点确认、记录、计量,即哪些业务应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定义、范围),确认后如何做会计分录(取得时、持有过程中、出售时、转换时),做会计分录时金额如何计量(每种情况下的计量)。根据这三点把书上的内容整理出来就清晰明了了。

161 评论(8)

小梅0429

1. 房地产转换形式。 房地产的转换,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这里所说的房地产转换是针对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言,而不是后续计量模式的转变。企业必须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才能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或并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例如自用的办公楼改为出租等。这里的确凿证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就改变房地产用途形成正式的书面决议;二是房地产因用途改变而发生实际状态上的改变,如从自用状态改为出租状态。房地产转换形式主要包括:

(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相应地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是指企业将原来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房地产改为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例如,企业将出租的厂房收回,并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又如,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将出租的开发产品收回,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通常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的开发产品以经营租赁的方式出租,相应地由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3)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相应地由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4)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相应地由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5)房地产企业将用于经营出租的房地产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从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

2.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确定。 转换日的确定关系到资产的确认时点和入账价值,因此非常重要。转换日是指房地产的用途发生改变、状态相应发生改变的日期,转换日的确定标准主要包括:

(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转换日是指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2)投资件房地产转换为存货,转换日为租赁期届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

(3)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转换日通常为租赁期开始日。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

1.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企业将原本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房地产改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投资性房地产相应地转换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将出租的厂房收回,并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在此种情况下,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应当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或摊销、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按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按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贷记“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例6-4】20x8年8月1日,甲企业将出租在外的厂房收回,开始用于本企业生产商品。该项房地产账面价值为3 765万元,其中,原价5000万元,累计已提折旧1 235万元。假设甲企业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50 000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 35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 000 000        累计折旧 12 350 000

2.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 企业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转换日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例6-5】20x8年10月15日,甲企业因租赁期满,将出租的写字楼收回,开始作为办公楼用于本企业的行政管理。20x8年10月15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该项房地产在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原账面价值为4 750万元,其中,成本为4 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增值250万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48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5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2 5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000

3.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用于经营出租的房地产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这种情况下转换日为租赁期届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

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时,应当按照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借记“开发产品”科目,按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4.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企业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存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转换日,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借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例6-6】甲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开发的部分写字楼用于对外经营租赁。20x8年5月15日,因租赁期满,甲企业将出租的写字楼收回,并作出书面决议,将该写字楼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即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当日的公允价值为5 800万元。该项房地产在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原账面价值为5 600万元,其中,成本为5 000万元,公允价值增值为600万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开发产品 58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6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000 000

1.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1)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通常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的开发产品以经营租赁的方式出租,存货相应地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这种情况下,转换日通常为房地产的租赁期开始日。租赁期开始日是指出租人提供租赁资产使其可供承租人使用的起始日期。一般而言,对于企业自行建造或开发完成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如果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正式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其自行建造或开发产品用于经营出租、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应视为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为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的日期。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

(2)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原本用于日常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房地产改用于出租,通常应于租赁期开始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相应地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对不再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且经整理后达到可经营出租状况的房地产,如果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正式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其自用房地产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应视为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为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正式作出书面决议的日期。

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在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按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借记“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投资牲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2.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1)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入账,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其他综和收益”科目。当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应转入当期损益。

【例6-7】20x8年3月10日,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开发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租赁期开始日为20x8年4月15日。20x8年4月15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45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7 000万元。20x8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8 000万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 20x8年4月15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70 000 000        贷:开发产品 450 000 000               其他综合收益 20 000 000。

② 20x8年2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000 000

(2)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该项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当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应转入当期损益。

【例6-8】20x8年6月,甲企业打算搬迁至新建办公楼,由于原办公楼处于商业繁华地段,甲企业准备将其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20x8年10月30日,甲企业完成了搬迁工作,原办公楼停止自用,并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原办公楼租赁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x8年10月30日,租赁期限为3年。20x8年10月30日,该办公楼原价为5亿元,已提折旧14 250万元,公允价值为35 000万元。假设甲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5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 500 000        累计折旧 142 500 000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000

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可以通过对外出售或转让的方式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收益。对于那些由于使用而不断磨损直到最终报废,或者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发生毁损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及时进行清理。此外,企业因其他原因,如非货币性交易等而减少投资性房地产也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按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其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结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若存在原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也一并结转。

【例6-9】甲企业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0x7年3月10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开发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x7年4月15日。20x7年4月15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45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7 000万 元。20x7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8 000万元。20x8年6月租赁期届满,企业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以55 000万元出售,出售款项已收讫。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考虑相关税费。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x7年4月15日,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一成本 470 000 000        贷:开发产品 450 000 000        其他综合收益 20 000 000

(2)20x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000 000

(3)20x8年6月,出售投资性房地产:

借:银行存款 55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000 000        其他综合收益 20 00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450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一成本 47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 0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550 000 000

26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