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黄月月
你的题目应该是实用所得税率33%情况下的题目。25%所得税的题目应该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是50。从根本上说你这个题目是有问题的。如果将所得税率改为33%,答案为:本期调整当期应纳所得税额=(1000-100+50由业务招待费超支产生)当期所得税费用=(1000-100+50)×33%=313.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00×33%=33或者(5000-4700)×33%-50=33(万元),所得税费用总额=313.5+33=346.5(万元),净利润 =1000-346.5=653.5(万元)。题目贴上:甲公司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比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超支50万元,由于会计采用的折旧方法与税法规定不同,当期会计比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100万元。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5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700万元。除上述差异外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和差异。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为( )万元A、670 B、686.5 C、719.5 D、737.5 请大家认真读题,1、当期会计比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100万元,这将产生的结果是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比计税基础高100万元;2、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5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700万元。此句话中前半部分也就是“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50万元”,这就导致了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比计税基础高200万元。3、大家看题目中“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70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刚好比计税基础高出300。所以本题除了当期会计比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100万元外,再无别的所得税差异了。“由于会计采用的折旧方法与税法规定不同,当期会计比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100万元。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5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700万元。”这是同一个事件,而不是两个事件。“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700万元”是由于当期会计比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100万元和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50万元所产生的结果。由此本期调整当期应纳所得税额=(1000-100+50由业务招待费超支产生)当期所得税费用=(1000-100+50)×25%=23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00×25%=25或者(5000-4700)×33%-50=25(万元),所得税费用总额=237.5+25=262.5(万元),净利润 =1000-262.5=737.5(万元)。另外:职工工资福利费税前扣除的税收政策,没有比照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政策规定:超过限额部分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所以不考虑递延
1234大兄弟
看来你没有搞清楚这道题的题意,说是算净利润,其实质就是算所得税费用,而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本题不存在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要进行纳税调整,当年实际发生工资薪酬比计税工资标准超支50万元,要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上50万元;当期会计比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100万元,要在净利润基础上减去100万元,当期应交所得税=1000+50-100)×25%=237.5(万元)。计算递延所得税时,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当年实际发生工资薪酬比计税工资标准超支50万元,这50万元今天不让扣以后也不让扣,其实是永久性差异,此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而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66万元,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700万元。这明显是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0-4700)×25%-66=9(万元)。所以当期所得税费用=237.5+9=246.5(万元)。看来你今年也报名了CPA会计科目考试,所得税的计算事关会计政策变更、差错更正、日后事项和合并报表,如果要通过一定要熟练掌握才行。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