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he0101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盈利,也可能发生亏损。弥补亏损通常是指企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或者现有的所有者权益补偿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的财务活动过程。企业当年发生亏损,应当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1.企业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不需要做专门的账务处理
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弥补的数额可以抵减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税前利润弥补期限超过税法规定弥补期,可用税后利润进行弥补,不需要做专门账务处理
企业采用税后利润补亏是不需要做专门的账务处理。正常结转时,税后利润会自动弥补亏损,只需要将本年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即可。弥补的数额不可以抵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企业采用盈余公积补亏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用盈余公积补亏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红豆呱呱
企业弥补亏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企业发生亏损,可以用次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次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
2、企业发生的亏损,5年内的税前利润不足或亏损弥补时,用税后利润弥补。这种方式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税法上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能扣除亏损余额。
3、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盈余公积弥补。借记“盈余公积” 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科目。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八条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第二十六条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0度空间的鱼
1、弥补亏损指当年亏损可以在以后五年内进行弥补。这是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弥补金额以亏损数为限,企业在盈利年度可自行弥补,但税务机关事后会对亏损金额和弥补情况进行检查。 2、当然可以了,只要不超过5年。 3、如所有亏损都已弥补完,新产生的利润就要缴所得税了。 4、弥补亏损只体现在所得税报表上,账务上不需处理,因为这只是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与账务处理无关
Sissy有福相
企业按税法规定,可以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不需要做会计分录的。弥补亏损是根据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利润总额都可以弥补前5个纳税年的亏损额。当一个纳税年度的利润全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对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利润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当一个纳税年度的利润部分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弥补部分收入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而其他部分在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以及各项扣除后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间为五年。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企业发生的亏损经过五年期间未弥补足额的,尚未弥补的亏损应用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三是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企业以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janetwen1390
对于所得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则会计处理如下:
1、弥补后仍有剩余利润,属于应税所得,需要计提企业所得税,按税率直接计算出应交的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就表示不用交所得税,当然不需要计提。
扩展资料:
企业在损益类科目中需设置“所得税费用”,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费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