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60

candy0060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不好考头疼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爷很忙2

已采纳

初级会计老是考不过,可能是复习不够的结果。可以考虑报班,多看课,知识点串讲,加强理解。多练习高频考点,很多考点每年都是重复的。考前多做几套模拟试卷,熟悉时间和节奏。在合理的规划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相信下一次一定可以通过考试的。

学习初级会计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考前面临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遇到类型题目不会灵活运用的问题。想要避免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熟悉相关知识点后注意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老师总结的规律及时归纳对比,掌握知识核心体系,再通过定期复习填充框架连接的主体内容,逐渐把陌生考点熟悉化以及复杂知识简单化。

初级会计不好考头疼

157 评论(8)

~Miss.Q~

初级会计职称即助理会计师。担任助理会计师的基本条件是:掌握一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能担负一个方面或某个重要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包含:职高、技校、中专)以上学历。

中国的会计师制度,创始于中华民国时期的1918年。当时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对合格的会计师发给证书。1927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师注册章程》;不久会计师划归工商部管理,另颁布了《会计师章程》;1929年,立法院公布了《会计师条例》。

1945和1946年又先后颁布《会计师法》和《会计师检核办法》。对会计师资格的取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开设和业务范围、会计师公会、会计师的惩戒处分等,都作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10月24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制定了《核定会计师管理规则》,规定经所在地市工商局或县人民政府核准的会计师,可以在当地执行业务。

1980年12月23日,财政部颁发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规定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员,经居住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考核批准,可以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在执行工作任务时,用注册会计师称号。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顾问处统一接受委托。

105 评论(11)

journeyjasm

初级骑士很简单的,只是你没学懂,如果你真的有心学习的话,可以自己去培训机构听课,我注册会计师都是自学出来的,比你初级难多了,而且我还不是学会计的,半路出家学得会计。努力吧,相信自己。

325 评论(11)

狐狸不会飞

是否可以自学要因人而异对于考初级会计考试是否可以自学,还是要因人而异,比如,科班出身,或本身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上是有一些储备的,自学完全可以;但对于零基础,或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自学就有些吃力,但每年也都有很多“自学成才”的,他们基本上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自制力强、有明确的目标、学习有计划性、能吃苦能耐得住寂寞。考初级是否可以自学还要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本身分析,会计从业取消后,初级职称作为会计入门级考试,作为入行“门槛级”考试,肯定会有些难度,以此来考察入行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相对于中级、注会等考试难度要小得多。就考试本身来说,难在面广,知识量大、杂而多,易在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比较浅显,点到为止,重在理解,所以初级更考验考生的毅力和耐力,只要坚持下来不论自学还是跟着老师学通过都是没有问题。推荐阅读: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记忆方法2自学初级会计职称存在的问题1. 教材看不懂,习题做不会。初级会计职称分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是基础入门型考试。零基础学员中也有非常多顺利通过考试的例子,只要先学习一下会计从业基础和经典法律案例顺利过渡初级完全没问题。

201 评论(9)

我吃了一鲸

考生们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做题,拿下证书不难。相比中级会计职称而言,初级会计师难度比较低,而且不要求工作经验,很多在校生甚至拿到初级会计证书。 初级会计考试报名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3、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其中《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小时,《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一次性通过两门课程,才能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想要了解初级会计相关信息,推荐咨询百练会计。百练会计是中国《会计实务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评规范》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作为全国会计培训的领跑者,率先采取“互联网+传统会计培训”模式,打造全新O2O线上辅助、无纸化题库、在线直播课堂、手机APP学习终端、个性化辅导方案、开设非智力因素课程等,保证学员全天24小时随时随地学习。在学习之余,也组织了拓展训练、素质训练营等活动,帮助学生劳逸结合的学习。

10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