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wen126
会计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经济发展决定会计的生产、发展与形式,会计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与会计发展两者保持协调、一致性,才能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经济发展与会计的协调性,是会计界以及各国政府都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出现。随着会计的出现,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生产、管理的需求,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符合人类历史进步的客观规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的产生,会计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与调控需要全面、可靠会计信息的支持。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经营需要会计信息支持。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会计监督的作用日益突出。新时期下,经济秩序的维护是会计发展的重要职能。
YeezyYeezy
具体归纳起来,影响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因素、文化教育环境因素,科技管理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是指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水平、金融、证券市场发育及完善程度等具体因素的总和。它是影响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主要由所有制、宏观调控程度,经济类型,企业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组成。一个国家处于何种经济体制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会计模式。故而,经济体制的变革势必导致会计的变革。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经济业务和会计实务就越简单,会计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就少;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业务和会计实务就越复杂,会计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就多。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科学,会计各方面的工作就越完善。 物价变动也会对会计发展产生影响。在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表现在: 财务报表信息可靠性降低; 高估企业收益; 折旧不能为重置资产提供足够资金。 金融、证券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发育不充分,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较弱,会计目标主要是政府及其有关服务部门。金融、证券市场发育完善后,则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较高,会计目标是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 2、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约束着会计组织制度建设、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任何有损于政治制度、国家利益、社会安定的会计组织制度建设、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等都必然会招致政府行政、法律等的强制干预和严厉惩处。一国的政策措施也对会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政治环境因素不一样,各国的会计研究指导思想就不一样,对会计认识也大相径庭。 会计的发展也要受国家所采用的法律模式的影响。在大陆法系国家通常以法律形式对其会计准则、会计工作程序、会计核算方法等进行规范.会计实务受公司法、税法、会计法、商法等法律的约束,政府在会计立法上作用明显。海洋法系国家,会计规范由民间职业团体制定,政府很少干预。会计实务受民间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的约束,会计规范较为灵活。另外,一个国定法律制度是否完善、法律体系是否健全、执法力度的轻重、国民法律意识的强弱等法律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3、科技环境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会计方法,手段革新,拓宽、深化会计工作领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也为会计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计算机在会计上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而互联网技术在会计上的应用更是给会计带来了一场技术上的革命,对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文化教育环境因素 文化教育环境因素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影响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会计的社会地位; 决定会计工作者的素质,影响会计社会作用的发挥; 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及会计的基本思想; 影响会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决定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及运用效果。 5、经济主体内部环境因素 经济主体领导对会计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会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下等内部环境因素对规范会计管理,完善会计组织,提高会计管理水平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于MBA智库)
茉莉芬芳2008
您好,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诸多社会环境中的一种主要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会计的产生与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它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的管理需要而产生的;其次,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对会计的干预程度;二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了会计的发展水平。
一梦三只鸭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标准化的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会计和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它的存在贯穿于经济发展始末的全过程。目前学术界持有“财会合一”、“大会计”、“大财务”和“财会并列”等观点。而我国对会计的解释主要有两个方面,按照“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除了反映或核算职能外,还在组织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财务管理即公司理财,属于金融学的范畴,它是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公司财务行为包括投资和筹资行为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职责不明。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各企事业单位如何建立机构、如何划分权责等若干方面,成为我国会计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焦点。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得区别1、会计与财务管理有本质的区别。会计的实质,是对经济活动能动性的反映与控制。会计能动性反映,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会计反映必须以客观经济活动为对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真实、及时的记录和计算.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资料,这种感性资料只是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然后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判断,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会计信息,即会计的理性认识。其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会计反映过程中第一次质的飞跃。但是这只不过完成了会计反映过程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际,指导实践,即通过这种具有“理性认识”的会计信息来指导企业经济的活动,调节企业管理行为。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中与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与国家、其他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以及企业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该把企业产权机制引入财务管理内容之中.同时理顺复杂的新的财务关系。2、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历史不同。从历史的角度上看。财务管理是由会计工作的附带部分演变发展起来的。但作为一门学科它不象会计学那样古老.而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主要原因是财务管理活动未能向会计工作那样社会经济的活动中分离出来,而对筹资等行为进行研究,才出现了财务管理学科。第一部财务管理学著作是美国人格林著的《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学虽然产生的历史不久.但发展十分迅速,经过一次大的调整和补充,西方的财务管理学已形成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会计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从“零星算之,总合算之”到西方较严密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从流水式的记帐法到科学的储贷记帐法.己经成为一套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3、会计与财务管理业务分工不同。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是资金运动,以企业为主体。包括资金筹措、使用、投资和资金成果的分配四大内容。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是并列的,财务关系的调节体现在财务活动之中.即体现在筹资、使用、投资和资金成果的分配活动上。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控制、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记帐凭证的控制的填制、成本费用的核算以及报表的编制等活动。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反馈。从两者实质上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业务不同。西方的股份公司已将财务部与会计并列,财务部的职责是负责资金的运筹,由财务经理把关、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投资和利润分配,与税务、银行、租赁公司及其他企业联系,经常就公司的日常现金状况发资本营运状况进行分析。会计部由主会计长负责,主要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包括资金的支付,现金的计算及内部审计等。二、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会计与财务管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就是财务管理离不开由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而会计则要密切跟踪财务活动,捕捉有关资金运动的信息,反转来为财务管理服务。日本学者宫臣章在《会计情报手册》中概括了西方学者的下述观点,生动地描述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财务是以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会计是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情报处理活动,会计的机能是组织情报,不处理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在必要时反映其结果。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是进行有关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的意向决定,而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定提供情报的。这里所说的提供情报,也就是提供价值运动信息。两者紧密联系。 财务部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以及对盈利的分配,都会反映到会计部门。价值运动同生产经营活动是不可分离的,进入会计部门的不过是被接收的以凭证为载体的价值运动发出的信息。并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和输出。所以,起媒介作用的是价值运动信息。 综上所述,会计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联系并不等于相同。在理论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学科,在实践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必须相互独立,分别对待。 针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会计和财务管理活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管吸取经验和教训,建立完善的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成为我国国有企业今后的改革方向。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的解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和依据。总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财务与会计呈现“分”趋势。这正是二者之间本质区别的必然结果。同时.我们必须把握好二者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对我们的会计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