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米飞
会计造假的动机一、公司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股的资格而造假。二、相关利益主体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三、为了获取银行和商业信用而造假四. 为了减少纳税而造假。补充资料:会计造假的动机具体阐述一、公司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股的资格而造假。受到我国相关法律的限制,一些不够条件的公司通过会计造假来达到在股市募集资金的目的。例子:南纺股份于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持续虚构利润,掩盖公司连续亏损的财务状况。而万福生科、绿大地和海联讯等为了上市而造假,其中,万福生科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二、相关利益主体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经营业绩的考核关系到经营者能力的评定,影响了他们留用,升迁,奖金等切身经济利益。还有员工的薪水,奖金,福利等。通过会计造假,能够提升经营业绩,可以为企业和员工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和好处。例子:1999年轰动全国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大经济案件中,便是以何允明、江仲生等人为首的领导班子利用职务之便并借助假账的掩护,鲸吞国家财产近千万元之巨。三、为了获取银行和商业信用而造假。一些经营状况不佳,资信状况差的企业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等,从银行贷款或向供应商赊销产品,以获得资金。例子:2013年10月,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杜某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明知公司实际经营规模不大且处于亏损状态,找到武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陈某。陈某按照杜某的授意,为该公司虚增2011年、2012年、2013年的营业额,杜撰了公司盈利的财务报表。杜某在虚假的财务报表上签字,将财务报表提供给会计师事务所。陈某依此报表出具了虚假的财务审计报告,收取1.2万元好处费,帮助杜某成功骗取银行1000万元贷款。四. 为了减少纳税而造假。应纳税所得额通常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纳税调整而得到的。所得税额则是在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企业为了偷税,漏税等目的,通过隐秘收入,调节会计利润等方式进行会计造假,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吃客5588
动机有避税、给银行为了融资、应付上级。如何认识企业财务造假行为1、 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的一般规律 ,包括结算方式、账期、税负率、纳税情况等。2、注重产量、销量及存货量的凭证。3、核对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原件,必要时与银行核对真伪。4、了解各种原始凭证(单据)的具体使用范畴,并认真查看相关原始单据,以核证真伪。财务造假的治理一、切实履行单位责任主体职责;二、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治理会计失信;五、抓原始凭证,从原头上防止造假;六、健全制度法规,完善监督职能;七、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八、加大对会计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固定资产太多的公司,不仅周转速度慢,而且还是财务造假的重灾区。固定资产造假有时候,你看到公司的存货、应收款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公司的净利润却成倍地增长。公司赚的钱越来越多,你却不知道它从哪赚的,事出反常必有妖。明白财务报表的人都知道,财务三表都是互相关联的。虚增的利润,被记录在利润表中。要让这笔利润显得合理,必然要通过虚增资产来消化这部分利润。举个例子。第一年,你自家种了苹果树,通过卖苹果赚了10万。第二年,你说赚了20万。第三年,你说赚了40万。但是,苹果价格没涨,你家的苹果树也没增加,你的收入还每年翻倍。会有人信吗?当然不会有人信的。所以,上市公司为了掩盖虚增的利润,往往会通过存货、应收款、固定资产来消化这部分利润,让它的增长显得合情合理。
上班好远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
产权分离导致了管理者和股东财务目标的不一致,从而会出现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对称的状态。股东的目标是使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而管理者作为理性经济人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管理者和股东目标的背离就导致了管理层会选择性地公布对自己有利的财务信息,这就为舞弊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动机。
(二)产权制度不明确
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的核心。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产权制度模糊、不清晰是普遍现象,从而导致了管理责任虚置、管理效率低下,这为会计舞弊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外在环境。
(三)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起到监督管理层的作用,从而减少舞弊产生的机会,增加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在很多舞弊案例中,被审计单位虽然有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都被高层管理者藐视或逾越,以致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四)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督
经营管理者为了隐藏、转移一部分利润,或者为了粉饰自己不好的经营业绩,甚至掩盖经营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权威”,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通过会计舞弊达到自己的目的。
(五)法律监管体制不健全
虽然我国很早就制定了《企业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实际中进行了执行,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没有起到合理有效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执法不依以及执法不严的现象经常出现。另外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也是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