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7

虫子郭郭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产品成本法公式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宇宙晴

已采纳

计划成本法的公式是: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

(一)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二)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初级会计产品成本法公式

311 评论(9)

jessica0707

公式:

入库时的材料成本差异 = 材料采购-原材料 = 材料的购买价格(一般纳税人不含税)- 已定的材料的单位计划成本*材料采购数量

分析说明:

1、在购入原材料时,发票账单已到,物资未到,企业按采购价格支付材料款及税金,在“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按实际成本计价(税金另计),账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价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托收承付等科目

2、当材料已到,企业验收入库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采购数量)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或者分录为:

借: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采购数量)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3、(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在企业领料以后,月末做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和转出,

领料应摊销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购进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的计划成本+本月购进的计划成本)

领料应摊销的成本差异=领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基本生产成本 或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成本差异(红字或蓝字)

4、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扩展资料:

计划成本的的作用:

一是通过计划价格指导采购,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控制采购成本。虽然在市场经济下,物资价格波动较大,但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讲,计划成本法依然可以发挥其作用。

二是简化核算,减少工作量。一个大型企业,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现有的微机管理,依然是很麻烦的。因此计划成本法的采用和企业的性质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与企业的规模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计划成本法

百度百科--计划成本核算

280 评论(14)

走错雨山

1、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数量×计划单价

2、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3、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4、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

拓展资料

实际应用

计划成本的制定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制定得恰当,既有利于企业考核采购部门的业绩,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降低采购成本、节约开支;也有利于财务部门制定考核标准 >标准,分析采购成本升降的原因,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财务信息。计划成本,一般由企业采购部门会同财务等有关部门制定,包括买价、运杂费及应计入成本的有关税金等,力求接近实际。每年年初,由采购部门会同财务等有关部门,按材料类别、品种、规格编制成材料计划成本目录。对一些品种、规格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悬殊的,应分析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然后对所定不恰当的品种、规格材料计划成本进行修订,使之符合实际,以利于计划成本的执行。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确定

1.确定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应根据重要性原则及成本效益原则,对企业大宗原材料、价值高的原材料,按类别及用途分别确定。如矿石应按原矿、精矿、粉矿、块矿等,煤应按炼焦煤、无烟煤、瘦煤等分别确定成本差异率;在材料领用、出售、生产中,分别按各自成本差异率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对低值易耗材料,可按综合差异率确定成本差异率。这样,既可简化

财务核算工作量,也不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2.确定成本差异率应注意配比性原则。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发出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异率计算外,都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不管使用当月的实际成本差异率,还是使用上月的成本差异率,在计算时都应注意配比性原则。

月末在材料已到发票未到情况下的财务处理:

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月末在货物已到而发票未到的情况下,其财务处理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金额。不管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暂估入账,都没有包括不计入成本中税金。因为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的组成内容是一样的,均包括材料价款、运杂费及有关税金等。月末,如果企业有大量暂估入账的材料,企业就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因此,企业应按照重要性、谨慎性及成本效益原则,按月末货物已到发票未到的情况进行财务处理。

1、月末、季末的财务处理。月末、季末的财务会计报表一般不对外报送,也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根据以上原则可从简处理,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金额。会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不列示,会计报表附注不披露。

2、半年末、年末的财务处理。半年末、年末的会计报表既要对外报送,也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从重要性及谨慎性原则考虑,半年末、年末如存在大量的暂估入账的材料,其账务处理应借记原材料(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递延税款——暂估进项税额(价款按17%或13%及运杂费按7%计算部分),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金额。这样处理包含材料中不计入成本中税金部分,

3、应付账款中体现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在递延税款下增加一栏。其中,暂估进项税额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披露货已到发票未到的原因、时间及暂估金额;如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将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对会计报表的误解。

291 评论(11)

wangqixiaqi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如下: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期初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成本计算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进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种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4约当产量法。所谓“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产成品成本一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在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时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是有区别的。在计算原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时应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不论产品完工与否每一在产品数量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换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逐步投料的那么各成本项目都按完工程度计算出相同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项目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或约当产量就等于在产品数量其他成本项目要按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采用约当产量法要求科学地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而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采用技术或其他方法测算出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产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于所在工序的 50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项目视为全部完工。[例]甲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为100工时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的单位工时定额是第一道工序30工时第二道工序70工时。则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计算如下第一道工序= 30×50%/100=15%第二道工序= 30 70×50%/100=65%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是指先对在产品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末根据在产品数量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并进而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减去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即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相互抵销的企业。6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指按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与定额成本法相比定额比例法要求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因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根据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作比例分配。通常情况下材料项目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项目则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在定额比例法下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材料分配率= 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10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工资或其他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2.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 “生产成本”科目转出。其中产成品转入“产成品”科目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不论其完工与否均应结转至“在建工程”科目。“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月末在产品成本。

355 评论(12)

独酌邀明月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成品之间进行分配。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180 评论(14)

不让一个字注册

没错吧。材料成本差异率:(-80+40)÷(1480+3320)×100%=-0.8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600×-0.83%=-13.28万元月末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40-(-13.28)=-26.72万元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480+3320-1600-26.72=3173.28万元

16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