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美食客
要做好管理会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财务会计是做好管理会计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在企业中全面推广和有效应用管理会计,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要做好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因为管理会计进行规划与决策时所应用到的会计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财务会计工作,尤其是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部分,是管理会计的实务部分,通过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来检验管理会计的预算、规划是否到位,如果日常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不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完整的,在此基础上应用管理会计进行预测、规划与决策、分析与控制也就自然失去了实际的应用价值,管理会计的优越性与作用也就不能够体现出来。(2)提高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管理会计应用好坏的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水平,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要增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在实务中让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应该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企业领导人本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已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甚至以一种行政手段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3)制订企业工作目标评价指标,分解到责任主体。根据市场、企业财务会计记录,做好企业各项预算工作,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是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内部组织管理关系。企业在市场预测时,应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有资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比如用EXCELE及专门的预算管理软件,对各种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事先的估计和推断。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确定销售目标和销售价格,然后分解到各营销网点,形成营销网络点的销售目标,并将要结转的销售成本指标分解到各责任主体,分解目标成本时应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与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沟通,确认,以落实各项指标,成为其工作的指导方向。定时进行分析和考核,加强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找出弊病给以改进。配合企业的奖惩制度促使各部门工作向企业管理层既定的目标发展。
番茄小清新
管理会计何走向信息化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夯实财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会计核算软件阶段、财务集成软件阶段、财务业务集成阶段。第一个阶段:会计核算软件阶段,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局限于个别的会计核算模块,例如工资核算、资金支付核算等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且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各个核算模块之间,例如总账、固定资产管理、工资核算系统之间,仍然联系较少,相对独立。第二个阶段:财务集成软件阶段,会计核算模块之间通过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了数据共享,财务信息系统由各个子系统组成(总账、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材料核算系统等),并存在相对紧密的联系,同时在会计核算流程中增加了控制机制,利用“有借必有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理论,使得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大大提高。第三个阶段:财务业务集成阶段,财务信息系统开始逐渐嵌入业务处理过程,在业务发生时采集信息,不仅能自动进行事后的统计分析评价,而且能够进行事中控制,财务信息系统从独立的系统转化为强调与业务系统的集成上,成为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步,构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框架财政部2014年1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通过新建或整合、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企业,虽然其环境、规模、商业模式、管理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一个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会抽象成为业务循环、管理循环和信息循环。第三步,财务共享是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财政部2014年1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到管理决策的转变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看出,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解决了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组织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从会计核算到管理决策支持的财务转型。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财务信息化实现了对财务核算领域的全面支持,继而向管理会计领域继续发展,最终实现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信息化。财务共享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成本降低、人员减少、满意度上升,这些都是财务共享能够带来的显著效益,然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表象数字之下,共享服务能够带给企业更深层次的作用是:为从会计核算到管理决策支持的财务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管理基础和组织基础。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