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8

种菜的阿布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六要素的介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点流殇

已采纳

会计六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与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负债的确认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收入的确认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费用的确认条件: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利润的确认条件: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会计六要素的介绍

199 评论(13)

pangdaxiang

解释: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方面。

1、资产

解释: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

解释: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所有者权益

解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

解释: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

5、费用

解释: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费用可以看做收入的减项,也可以说费用是消耗掉或者转移出去的资产。

6、利润

解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前三个是企业的相对静态的时点型指标,他们三个可以共同反映企业的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会计的最基本等式也是由他们组成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此等式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相等。

后三个是企业的相对动态的时期性指标,是组成企业的利润表的要素,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并且 利润=收入-费用.此等式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配比性关系。

扩展资料:

六要素特征

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特征: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5)费用

①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

②费用的3个特征

A、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B、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C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费用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

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6)利润(一般指净利润,但此教材指的是利润总额)

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

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等量关系,这些等量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会计等式又是会计报表的框价,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又将会计要素称之为会计报表的要素,但严格地说,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要素并不是一回事。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89 评论(8)

stella1135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

2、负债

负债确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扩展资料:

要素特征

1、资产

特征: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2、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

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费用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

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272 评论(9)

容妆淡淡

会计六大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1、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扩展资料

会计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辨认分为可辨认资产与不可辨认资产(商誉)。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

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

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29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