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5

小乐乐9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安然公司的会计公司是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冬雨霏霏nz

已采纳

财务审查作假

安然公司的会计公司是

128 评论(14)

京京魅力

原因:

安然的崩溃并不仅仅是因为假账,也不全是高层的腐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急功近利,使安然在走向成功的同时也预掘了失败之墓。

安然假账问题也让其审计公司安达信面临着被诉讼的危险。位列世界第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作为安然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者,既没审计出安然虚报利润,也没发现其巨额债务。2001年6月,安达信曾因审计工作中出现欺诈行为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了700万美元。

影响:

在安然破产事件中,损失最惨重的无疑是那些投资者,尤其是仍然掌握大量安然股票的普通投资者。按照美国法律,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安然的资产将优先缴纳税款、赔还银行借款、发放员工薪资等,本来就已经不值钱的公司再经这么一折腾,投资人血本无归。

在此事件中受到影响的还有安然的交易对象和那些大的金融财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然事件

298 评论(14)

多好的青年被

安然事件,是指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安然公司破产案。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然而,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突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企业第二大破产案。

一、事件起因: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二、破产过程:

也许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安然的怀疑,并开始真正追究安然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到了2001年8月中旬,人们对于安然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2001年8月9日,安然股价已经从年初的80美元左右跌到了42美元。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是第三季财务报表),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美元,即每股亏损1.11美元。

2001年11月1日,安然抵押了公司部分资产,获得J.P摩根和所罗门史密斯巴尼的10亿美元信贷额度担保,但美林和标普公司仍然再次调低了对安然的评级。

2001年11月8日,安然被迫承认做了假账,安然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美元。

2001年11月28日,标准普尔将安然债务评级调低至"垃圾债券"级。

2001年11月30日,安然股价跌至0.26美元,市值由峰值时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

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高达498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当天,安然还向法院提出诉讼,声称迪诺基中止对其合并不合规定,要求赔偿。

三、事件发展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安然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

然后,一直隐藏在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露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层官员所控制,安然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安然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更让投资者气愤的是,显然安然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

四、破产原因:

安然的崩溃并不仅仅是因为假账,也不全是高层的腐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急功近利,使安然在走向成功的同时也预掘了失败之墓。

安然的核心文化就是盈利,在安然,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就是"高获利、高股价、高成长"。《财富》杂志撰文指出:正是由于安然公司的主管们建立了以赢利增长为核心的文化,经理们才有了很大的动力去涉险,安然追求的目标最后也只剩下一个,那就是赢利。

126 评论(9)

李晓诗125

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对企业制度作了反思,意识到公司治理问题,是导致公司舞弊的根本原因。以下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才是导致安然事件等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1.股票期权制激励了造假动机。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乃至员工发放公司股票期权,被认为是美国公司治理中十分成功的激励机制。但是,安然和环球电讯等破产事件使股票期权成为了公司陋习和治理混乱的象征。股票期权使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在几年内成为亿万富翁,也鼓励一些人不顾一切地炒作股市,把公司变成个人的“摇钱树”。为了从公司股票的升值上获利,一些公司的管理者运用包括财务造假在内各种方法,制造“题材”,创造利润,抬高股价,忽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公司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为了防止公司高级管理层利用股权分散滥用“代理人”职权,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度。但安然公司的独立董事却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该公司17名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达15名,审计委员会7名委员也都是独立董事,而且这些独立董事都是政界、学界、商界的知名人士。即使有这些德高望重的独立董事,也未能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监督关。目前,这些独立董事不仅备受责难,而且遭到了公司投资者的起诉。 3.审计委员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早在1978年就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但是,安然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国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上述种种问题表明,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公司高管部门及高管人员有疏于舞弊控制责任的问题。

253 评论(15)

美食大卡

2002年,因安然公司会计造假案牵连到安达信。安达信为安然、世通等公司作假、并销毁证据、妨碍司法等事实的曝光,最终使其寿终正寝。

35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