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5

碗碗小公主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教育行业会计分录知乎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鬼鬼Jacky

已采纳

支付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分录:计提时: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教育经费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贷:银行存款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关注环球网校支付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教育行业会计分录知乎

261 评论(12)

似曾相识SaMa

、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编写方法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此外,要勤,多学、多问、多练。关于知乎的问题,题主的感觉是没有错的。国内的会计教育是很强调分录,但只是强调而已,不是重视。以下主要是理论学习和实务学习两个角度来说。1:理论学习上,从接受会计专业教育开始,我们都是从一个分录一个分录学到报表。这个“学”说的直白点,叫“背”更合适。也就是一个分录背到另外一个分录,一路背过去。中国的会计学教育,不管是大学教育还是培训机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灌输方式。至于分录背后反映的会计原理,企业经营实质没有去进行从会计原理角度解析。老师是这么教,学生也就是这么学。老师没有反思教学模式,学生更没有追问背后的为什么。因为有一种声音会说:“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好问为什么的,学就完事”,也有一种声音说:“大家都是这么背过来的,等你干着干着,某一天如张三丰堕入悬崖突然任督二脉打通就可以了,所以背就完事”。抑或者有种声音会说:“你只是要通过考试或者60分万岁,你是要搞研究吗?背就完事。”更有一种声音会说:“不就是一个小会计嘛,整那么多为什么干嘛。有着功夫还不如去将合并报表的分录一一背下来,顺便时不时合并报表的分录,吓唬吓唬会计小白。”这些声音,似乎一直伴随我们会计学习的生涯。我们只是强调分录而已,但我们绝对不是重视分录。这么的结果,导致我们背的分录越多,似乎头脑中的会计思路更乱。对会计的认识就更加模糊。拿注会考试举例吧,注会会计科目考试中,不少题目涉及到“影响营业利润金额为”,“影响会计利润金额为”,“影响损益金额为”,“在资产负债表列示项目金额为”等这类题目时,很多学了多年的会计第一次接触这类题目是懵的。心里大概在想:“这是什么鬼,为什么不直接说计入什么科目多少金额呢”。要不就是把这类型的选择题当做大题,一个个分录写完来分析,然后写完分录后,还不不知道“影响营业利润金额为”或“影响会计利润金额为”到底是多少。其实这些问题背后,都是过分强调会计分录,但又不重视会计分录,所谓强调只是教和学过分站在分录本身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而没有站在三张基本报表角度,没有从资产负债表观角度来看待分录的意思。关于注会考试涉及的问题,看似好像和其他考试问法不一样,似乎与我们以前考试的提问模式不一样,其实它也就是基于考生需要从资产负债表观角度,体现了报表给报表使用者需要传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而不是孤单的分录个体思维。比如以上提问,如果初学者,一开始就建立报表思维,把利润表印在脑海里,那么涉及“影响营业利润金额为”,“影响会计利润金额为”的提问。

232 评论(12)

康夫君和小静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297 评论(13)

哈鲁咕噜

什么是会计分录

273 评论(13)

tiaotiao1985

支付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分录: 一、先计提后“支出”,如果未“支出”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存在纳税调整,且“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科目会存在贷方余额。 二、“支出”时才计提,计提是按照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本成本,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范围内,就不存在纳税调整,“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科目不存在余额。 具体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教育经费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 虽然,新会计准则下是不用计提了,但要据实列支的,上面的分录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来归集“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另外,需更正一下:“按税法规定,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据实列支但不能超过当年实发工资总额的14%、2%、2.5%的,超过部分要纳税调整。” 另外,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应向工会部门缴存的工会经费等,国家(或企业年金计划)统一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 最后,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费,扣除应付职工工资(代表基本家庭的家庭医药费、个人所得税等)中的各项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纳税费用”、“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等等。企业将本企业的产品分配给职工的,应当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产成品成本。涉及增值税数额的,也应当相应处理。

320 评论(9)

大锅饭饭饭饭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贷:库存现金

24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