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2

无人边框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汇兑收益怎么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多好的青年被

已采纳

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比如银行存款 100(美元)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 银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币)举个例子: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 美元,08.12.31.汇率 8,2009.12.31 汇率 9,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 - (100*8+10*8.5) 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中级会计汇兑收益怎么算

129 评论(12)

李晓诗125

你举的这个例子不产生汇兑损益,产生汇兑损益的条件是银行存款或者往来科目月末仍有外币余额的,需做汇兑损益调整.在本例中没有往来科目,而银行存款又是以即时汇率折算收付的,所以不产生汇兑损益.假设你购进货物时,与供应商约定一个月后付款,而不是当时付款,并且一个月后需付外汇的,这时就产生汇兑损益了:借:库存商品 100 贷:应付帐款 100假设付款时汇率为1美元=9元人民币,或者直到月末没付款,月末的汇率是1美元=9元人民币,均产生汇兑损益:借:财务费用 -10 10*(9-10) 贷:应付帐款 -10

227 评论(8)

美食大卡

公式: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比如银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 银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币)

举个例子 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 美元,08.12.31.汇率 8,2009.12.31 汇率 9,

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 - (100*8+10*8.5) 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263 评论(9)

我来打包带走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时计算汇兑损益。上述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时的市场汇率与会计期间终了时的市场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此情形下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9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