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6

左左颜色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73711528

已采纳

名词解释哪章都有,那都不是重点.因为会计制度没有人考你名词解释.简单题主要集中在前几章,也就是说,越往后越难.案例题在最后那几章.每章都会有涉及.请参考以下资料

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

195 评论(12)

春雨蒙蒙a2015

⑴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过程应当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保证企业应根据外界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要求,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体系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例如根据一致性原则,企业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一年内要保持不变,但期间若遇到特殊原因,根据重要性原则就可以中途变更,但要对外界披露。再如,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套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并建立合理有效的传递程序,以便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又如各项经济业务的进行均需有管理部门授权,任何人未经管理部门授权不得动用企业的资产,这些控制要求均需有关领导人签字,这与《会计法》突出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相辅相成,从控制程序和法律上解决一些领导人为人不正、授意、指使编造假的会计资料,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国外也不泛这样成功的例子,众所周知的飞利浦公司,自1951年开始采用现值会计, 50年代至80年代对现值会计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但1992年又重新回到成本会计,作出这种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使控制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⑵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达到这个目的就必然要扩大再生产,追加投资,为外界利益相关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管理信息,可以说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一脉相承。一套健全的、完善的、适应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对企业来讲举足轻重,但这一切又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为了使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各类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举措。这个措施的实施,将会使会计人员及时认识到环境变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并有能力实行改革,从而使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在新形势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与会计信息质量

156 评论(8)

爱吃糖z

1. 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2.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效运转。3. 会计制度设计:其目的在于规划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事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4. 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5. 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6.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7. 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8. 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9. 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10.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11.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12. 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13.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14. 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15. 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16. 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17. 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18.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19.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20.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21. 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22.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23.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24. 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25.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26. 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27. 联合账簿:将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28.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29. 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30.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1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