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92

绿草泱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基础会计六要素计量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薯飘香

已采纳

会计的6大基本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而会计的3大报表则是: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静态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动态等式为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

扩展资料:

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更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

参考资料:会计要素_百度百科

基础会计六要素计量

256 评论(10)

haozai4130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61 评论(14)

浮生若梦762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

2、负债

负债确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扩展资料:

要素特征

1、资产

特征: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2、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

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费用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

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143 评论(8)

shishan786

会计要素:即指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37 评论(12)

fengzhenpeng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的六个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和利润。

176 评论(10)

养鱼的老头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的资源。条件①必须是企业过去形成的交易或事项②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③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内容:流动资产,指可以在1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原材料,在途物资,生产成本)}。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内容:流动负债,指将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又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内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点: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形成的②收入的取得必定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③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流入④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内容:按性质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内容:按功能分类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①设置账户②复式记账③填制和审核凭证④登记账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资产和权益: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之间存在必然相等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特征: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4)收入。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特点: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所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他营业收入)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是日常活动,否则不能做收入)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营业外收入)(5)费用①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②费用的3个特征A.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B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C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费用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理解:主营业务收支和其他业务收支都是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但主营是经常发生,而其他是偶然发生,比如工业企业销售商品是主营,而工业企业销售材料就是其他,营业外收支是与日常无关,具体核算内容参见教材第8章第5节,结合以后学习(6)利润(一般指净利润,但此教材指的是利润总额)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会计要素的关系是: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等量关系,这些等量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会计等式又是会计报表的框价,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又将会计要素称之为会计报表的要素,但严格地说,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要素并不是一回事。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收入—费用=利润(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第(1)个等式可以称之为静态等式,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第(2)个等式可以称之为动态等式,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第(3)个等式反映了在企业期末结帐之前,第(1)个等式和第(2)等式之间的辨证关系。答案出处:

153 评论(14)

2013rabbit

6大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3大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269 评论(10)

吃货称霸999

1、会计的六大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2、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主要财务报表是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比较全面、完整,能基本满足各种信息需要者的不同要求的财务报表。现行的主表主要有三张,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所谓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

百度百科-主要财务报表

242 评论(15)

范范20130108

解释: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方面。

1、资产

解释: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

解释: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所有者权益

解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

解释: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

5、费用

解释: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费用可以看做收入的减项,也可以说费用是消耗掉或者转移出去的资产。

6、利润

解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前三个是企业的相对静态的时点型指标,他们三个可以共同反映企业的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会计的最基本等式也是由他们组成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此等式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相等。

后三个是企业的相对动态的时期性指标,是组成企业的利润表的要素,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并且 利润=收入-费用.此等式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配比性关系。

扩展资料:

六要素特征

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特征: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5)费用

①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

②费用的3个特征

A、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B、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C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费用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

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6)利润(一般指净利润,但此教材指的是利润总额)

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

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等量关系,这些等量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会计等式又是会计报表的框价,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又将会计要素称之为会计报表的要素,但严格地说,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要素并不是一回事。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30 评论(11)

陈达文文

会计对象的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拓展资料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构成要素,即从会计的角度对经济业务进行具体化分类。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类会计要素也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要素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要素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21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