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2

无限幻想海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可供出售资产初级会计实务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感觉不会再

已采纳

楼上全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被拆分了,这个名词已经是过去式了,具体看这里

网页链接

可供出售资产初级会计实务

262 评论(15)

大灌篮2

你的会计分录基本是正确的,需修改: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30借:应收利息 50 贷 :其他货币资金或银行存款 1080

311 评论(10)

七彩娃娃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扩展资料: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企业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45 评论(11)

豆丫丫星

与以往以历史成本计价明显不同的是,新准则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确认。1.股票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银行存款等2.债券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利息调整(有可能在贷方)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作为投资收益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并非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那样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所有者权益。同时,对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确实发生减值的,要计提减值准备,并且在合理情况下,其简直是可以转回的。1.股票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是相反的分录)2.债券投资(首先计算摊余成本,然后再调整到公允价值)借:应收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也可能在贷方)贷:投资收益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是相反的分录)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1.收到的金额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金额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等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投资收益(卖亏了,在借方)2.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借:其他综合收益(有可能在贷方)贷:投资收益。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权益类科目,所以实务中转入到“投资收益”是会影响损益的金额的。在旧的准则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是分情况处理的:损失的计入当期损益;收益的则不做处理。而新的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变动,无论是损失还是收益都计入所有者权益,更加符合了会计准则中真实性原则。这一点财务小伙伴们一定要谨慎处理。

26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