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情人518
不是一定要选择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既可以选择《小企业会计制度》,又可以选择《企业会计准则》。2005年1月1日,《小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在小企业范围内实施。由于《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种简化(只是将小企业不常用的经济业务活动和核算项目删除而已,注明若有相关经济业务则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要求强制执行,小企业在实际编制财务报表时拥有多项选择权,既可以选择《小企业会计制度》,又可以选择《企业会计准则》。而由于小企业没有深刻理解自身实际情况如何与会计制度匹配,在执行中遭遇了种种困惑。《小企业制度》规定,其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所谓的“不对外筹集资金”,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所谓的“经营规模较小”,是指《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的界定标准。根据该暂行规定,符合标准的既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是,两者只能择其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下称“新准则”)发布,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2009年鼓励大中型企业执行。目前,全国有些省市明确要求2009年以后所有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将逐渐过渡至统一执行新准则。按照财政部令第33号总则的规定,所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相抵触。现在新出的税法一般也是根据准则的账务处理设计制定的,使用会计制度比较吃亏,调整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小企业只能搁置《小企业会计制度》(下称“制度”),转而执行新准则。相对于新准则,《制度》的地位显得很尴尬。这不仅是因为《制度》没有要求小企业强制执行,也因为部分地区的税务部门对《制度》不予采用。如广东省等税务部门已经在执行新准则,并要求企业上报的财务报表也依据新会计准则进行编制。这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许多会计认为“让那些只是进行简单生产、销售的小企业,参照复杂的新会计准则科目制作会计报表,实在有点像‘拿大炮打蚊子’。”《制度》一旦被搁置,中小企业会计们的苦恼似乎是必然的。财务报表是根据新准则来编制的。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感觉有些吃力。执行新准则对于小企业来说就像是要求高中学生做大学生的课程一样,小企业会计人员因素质差异而不能很好地使用新准则,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小企业受到税务部门的制约,必须按照新准则制定财务报表,但又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企业的经营行为又难以与新准则对应,结果执行中变成了‘四不像’——很多小企业就是变了一个报表,胡乱增添上一些新科目,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只为应付税务部门的要求。在《制度》和新准则的选择上,小企业会计们习惯使用熟悉的《制度》。《制度》在主要内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等方面比新准则简化了很多,因此使用起来驾轻就熟。这也是他们自身不重视再教育再学习的结果。尽管如此,对于《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小企业会计们也很郁闷和无奈。从实际操作来看《制度》并不细致和有许多缺陷。从事中小企业代理计账业务的资深注册会计师们对此有同感,希望有关部门在新准则中,专门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简化准则和执行指南,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加强推广力度,使之覆盖所有小企业。中小企业必须要有适合自己的会计制度。否则,便会造成经济数据失真,从而导致国家相关政策的失当,后果很严重。中小企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会计制度,并根据企业实际适时调整。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企业执行《制度》即可,而处于正在发展壮大并希望进入资本市场阶段的小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参照执行新准则。执行新准则是企业要把握的一个大方向、大趋势。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不多,主要是税务和工商部门。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通过规范的会计信息发现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长远发展。从自身管理和会计信息规范管理上,无疑新准则比《制度》合理优越的多。因此提醒小企业,企业终究要做大做强,一定要重视基础会计工作。只有小企业业主意识到新准则对其加强经营管理的价值所在,才会有动力贯彻实施新准则。
颂美装饰
投资者及债权人。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企业中,自然就对该企业的经营成果有一定的利润分配权利,他们从企业中获取属于自己那一份的利润。当然这份利润的多少和投资的资金数目和企业的盈利情况成正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年末分红。但是企业的所有者与债权人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其中,所有者可以享受分配税后利润的权利,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股息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的权利;所有者可以对企业行使经营管理权,而债权人则不可以,可以说债权人是向报告企业提供信贷的个人和企业。
耶丽芙小熊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形成一个体系,统一一个范畴,服务两个对象,协调三大关系。展开论述如下:一、 形成一个体系基于“内容完整、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强化监管”的要求,同时借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经验,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两部分组成。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小企业通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小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采用章节体例,分为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外币业务、财务报表、附则共十章,具体规定了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全部内容。应用指南主要规定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及编制说明,为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二、统一一个范畴关于什么是小企业的问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建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界定小企业,其中,定性标准参照《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不承担公众责任”的概念,定量标准参照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另一种观点是建议仅从定性角度界定小企业,不给出量化指标,以避免量化标准可能带来的“一刀切”问题。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采纳了第一种观点,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规模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小企业。但是,有三类小企业排除在外:一是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二是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三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前两类小企业承担了社会公众责任,从满足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我们要求这些小企业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三类小企业作为集团内母公司或子公司,从统一会计政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求这些小企业也应当统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此外,我们赋予了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即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考虑到小企业的发展变化,我们还规定了何种情况下已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三、服务两个对象据调研,小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为税务部门和银行。税务部门主要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做出税收决策,包括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采取何种征税方式、确定应征税额等,他们更多希望减少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银行主要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做出信贷决策,他们更多希望小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提供财务报表。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就是要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要求其提供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高质量信息,从而有助于税务部门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征税,有助于银行根据小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做出融资决策。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