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touchoupihai
“帐”和“账”通假,“账”有“ 关于货币、货物出入的记载”和“账簿”的意思。账房先生就是管理记录账簿的人,先生是尊称,所以叫做“账房先生”或“帐房先生”。
民间的企业和富户个人只有身兼会计出纳的账房。账房先生接近现代的财务人员,不过是集会计出纳于一身的。
古代所称的帐房先生,实际上就是现代的会计。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逐步演变为专业服务性行业,称谓会计公司、财务公司、代理记帐公司等。不管何种称谓,他的职能就是建帐、记帐,管理所辖财务。
扩展资料:
古代会计沿革
夏设“百官”,其中有监督奴隶耕作的官员“啬夫”,也许这就是最早的会计官职。西周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月计岁会”,又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分理会计业务,其中司书掌管会计账簿,职内掌管财务收入账户,职岁掌管财务支出类账户,职币掌管财务结余。自此古代官方会计为“司会”。
两汉时九卿官职之一的“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
三国时期,设度支尚书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下设有副使、判官等
唐朝会计的最高主管机构为度支部,职掌财政预算和全国的会计核算。其首席官为度支郎中,下属有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令史十六人,书令史三十三人,计史一人,及掌固四人。
宋代建立了中国会计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政府会计组织——“三司会计司”,总核天下财赋收入。
元明两朝,会计基本上沿用唐宋的会计方法,不过此时民间逐渐认识到会计的重要性,运用的范围扩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帐房先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会计
sherry美享家
在新西兰学会计回国后好找工作吗?作为会计企业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日益旺盛。在新西兰学会计回国后好找工作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在新西兰学会计回国后好找工作吗?
1、新西兰学会计回国后好找工作吗:内资企业
职业现状:该地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最大,也是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最大的就业方向。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会计岗位只需要“会计先生”,而不需要具备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士。此外,这些公司大多有相当初级的财务监督和控制系统。所以在他们创业之初,会计工作一般都是在自己的亲信(亲戚)手里。公司大了,财务复杂到亲信(亲戚)完全控制不了的时候,就会招外人记账。
2、在新西兰读会计回国后好找工作吗:外企
职业地位:大部分外资企业在同等岗位待遇上远远优于内资企业。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都比较成熟,新员工一般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工作效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分工细致,细致的分工使得分管的岗位只学习一定的知识。这个技能虽然很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很难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后续培训机会是外企有吸引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和知识越多越有价值的职业,而且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也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更加实用和适用。
3、在新西兰学会计回国后好找工作吗:财务咨询
职业现状:去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会的同学应该知道,个人理财咨询岗位的需求在慢慢扩大。而且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加和保障制度的改革,金融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这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该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
queenielove多儿
一、杨汝梅杨汝梅(1899年8月——1985年9月)男,汉族,河北省磁县人。1920年毕业于铁路管理学校高等科(北京交通大学前身),1921年夏前往美国留学,是学校派往美国得第一批留学生。在美国就读于密歇根大学,主修经济学并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攻读哲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26年底回国后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讲授《会计学》。1927年夏调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任教务长兼《会计学》教授。后历任光华、齐鲁、沪江等大学教授。1949年去香港,1950年在新亚书院先后任系主任、商学院院长及会计长等职。中文大学成立后曾任大学商学院院长及系主任等职。后即转往浸会学院任教并担任商学院院长等职。杨汝梅用英语所著的《商誉及无形资产》(Goodwill and Intangible Assets)一书,成为他的成名之作,蜚声于欧美会计学界。杨氏还是我国最早列入世界名人录的会计学者。该书问世后,受到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的重视,后由施仁夫先生译成中文,于1926年列入当时潘序伦主编的《立信会计丛书》出版,并定名为《无形资产论》。无形资产的会计理论以及它的会计处理方法,开始在我国广为传播。会计学中关于商誉和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实务处理,是一个很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杨汝梅先生的著述和研究,不但在时间上是相当早的,而且对于健全我国工商企业的管理与会计科学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杨汝梅教授是我国公认的著名会计专家之一,对会计理论的造诣精湛,为我国会计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早在1926年就著有《商誉与无行资产论》一书,为美国财经学界所称许,引起当时财经各界的重视,该书直至1978年还作为《现代会计发展》丛书重印发行。杨汝梅教授任教50年,桃李遍及国内外。现在“我国研究会计帐薄学说的人,没有早于杨汝梅的,也没有比杨汝梅更精通于此学说。”---叶开琼 “杨汝梅(众先)是中国会计学者进入世界会计领域,成就达到当时世界水平的第一个人。”---李宝震二、顾准 1915年7月1日生于上海,1927年在黄炎培所办中华职业学校毕业后,进入潘序伦的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逐步掌握了会计学。16岁时,初次走上讲台,却被学生轰下了台。一年之后,再次上台,才站住了脚。1934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以后,陆续出版的有《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等。三、潘序伦潘序伦(1893-1985),因兄弟辈中排行第四,故又名秩五,宜兴丁蜀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被国外会计界誉为中国会计之父。他14岁时,父亲去世,得长兄伯彦(古文学家)的教益很多。序伦12岁前读私垫,后入蜀山小学,毕业后,考进上海浦东中学,经常考第一名,颇得校长黄炎培的赏识。当他15岁将要毕业前夕,因抗议某教师而举行的交白卷风潮,被开除学籍。之后,转入常州府中学堂,毕业后,进南京政法大学,不到两年,学校因故被勒令停办。不久,他考进了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无线电收发班,毕业后被分派到海军某舰上任准尉无线电收发报员,可他无意久留,退出军籍,辞去职务。后来,曾到南京造币厂当过翻译员,又回到家乡做中小学教员,他立志出国留学,得到黄炎培的支持,进入圣约翰大学。1921年毕业,得到文学士学位,同年学校保送,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选学了会计学科,因而奠定了一生从事会计学研究的基础。他在哈佛大学,勤奋苦读,放弃了假日休息与游览娱乐,经常是一只面包一杯开水充饥,争分夺秒地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从宿舍到教室、到图书馆,终日只是与书为伴,终于在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翌年,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24年,潘序伦学成回国,任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主任等职。1927年,创办了潘序伦会计事务所,并编译出版会计丛书和创办会计学校。他从实践中深深感到开展会计师业务,首先要取信于社会,因之取《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句,将潘序伦会计事务所改名为立信会计事务所。1927年,他先举办簿记训练班,因学生人数大增,为适应需要,后又创办了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和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主要著作:《立信会计丛书》《苏联会计述要》《国营会计概要》《新编立信会计丛书》《成本会计》《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公司登记规则》《公司会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国营企业会计概要》《基本会计学西方会计》《基本会计学》《会计学》《审计学》《所得税原理及实务》《通用簿记教程》《政府会计》经典名言: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四、谢霖谢霖 (1885-1969年) (字霖甫),教授,江苏武进人,男。我国会计界先驱,知名会计学者,我国会计师制度的创始人,会计改革实干家和会计教育家,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第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办者,中国会计改革的先驱中国会计师制度的拓荒者。少年东渡日本,攻读明治大学商科,1909在毕业获商学士学位。回国后,应试经济特科,清政府收入商科举人学衙。因才华过人,深受当局重视,先后派任大清银行(即后中国银行)总司帐,交通银行总会计,四川总督署文案委员,四川劝业道商务科长等职。在任商务科长时,即举办商务传习所,自任所长讲授复式会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新式会计人才。由当时教育家胡元聘为两湖明德大学教授,讲授复式会计,著有《薄记学》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先于《银行会计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记帐的著作,对学生启迪很大。谢霖教授以“母实业而父教育”的宗旨,在担任各种职务的同时,十分重视会计教育。他在热心教育事业,建立会计师制度,改革会计制度,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和传播会计知识等方面,为我国会计科学发展和会计工作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1912年总结两行会计改革实践,加以系统化、规范化,编著了《实用银行会计》一书(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为小商店设计了《改良中式帐》,著有专辑,使小商店在结帐、纳税时具有规范的数据。他在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改革会计一举成功,震动了经济界,全国工商企业争相效法,使我国由传统的单式记帐向科学的复式记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为借贷复式记帐法在我国的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谢霖于1918年6月上书旧农商、财政两部,建议设立“中国会计师制度”。农商部是当时北洋政府主管全国工、农商业经济的部门,认为谢的申请“有利商民”,很快同意,并委托谢霖起草了《会计师暂行章程》10条。《章程》规定:凡中国人民年满30以上、大学经济学科毕业主修会计的,或曾在资本50万元的银行或公司任主要会计人员5年以上的,经农商部批准,即给予会计师证书,准其开业,办理会计的组织、查核、整理、证明、鉴定、和解等事务。于同年9月7日(也有资料说为9月6日)公布试行。同时向他颁发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是中国第一个会计师。也曾被孙中山大总统聘为孙中山陆海大元帅府的会计长。191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去北京大学讲授新会计,后又任教于上海商学院、光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商学院、铭贤学院等。五、徐永祚 徐永祚(1893—1961)又名玉书。金石墩(今属祝场乡)人。先后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和上海神州大学。曾任上海《银行周报》编辑、主编,上海银行公会书记长和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会计科长。他经济知识渊博,会计业务精通。民国12年(1923)在上海设立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后改名昌明会计事务所),并举办会计培训班,普及新式簿记知识。当时尚流行中式簿记,他编著《改良中式簿记》一书,出版后颇受工商企业欢迎,纷纷采用。又主编《会计杂志》,经常介绍国内外财会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在30多年的会计师活动中,对提高工商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起了相当作用,被公认为名会计师。民国26年(1937)“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上海人民踊跃捐献,支援前线,他经手所有捐献财物的进出证件和帐册。后来被日寇侦悉,将其逮捕监禁,再三逼问财物所在;他坚贞不屈,后经多方营救获释。 新中国成立时,他应邀赴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后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上海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杨大公主H
会计是一个高薪职业,并且就业机会多,将来可在审计、工商企业财务部门、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门、财政等单位从事财务和财务管理工作。另外,还能在世界各地大公司担任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级职位。另外,取得了会计师注册资格的学生可以在工商企业的财务部门、审计或者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以及财政、税务部门从事财务以及财务管理的工作。
小可爱mmd22
潘序伦先生的会计诚信思想 自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会计界最早倡导诚信思想,大规模开展诚信教育的当推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与潘序伦先生的名字紧密相连。早在1928年,潘序伦先生就从孔圣人的古训“民无信不立”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发,以诚信理念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开办立信会计学校至今,已逾70载。几十年过去了,在潘序伦先生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下,经过几代立信人的共同努力,立信人造就了自己的立信会计精神,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构建了立信会计事业模式;从职业道德角度看,立信人体现了自己的风范,开创了中国会计诚信之先河,立信会计从而成为中国现代会计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以上这些,使立信会计在我国会计教育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宣传立信会计精神,弘扬立信创始人潘序伦先生会计职业道德思想不仅对发展立信会计事业,并对建设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完善我国会计诚信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潘序伦先生倡导的会计诚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立信会计精神 第一、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融于潘序伦先生毕生之中。学生时代的潘序伦先生先后在美国取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于1924年毅然决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他肩负着“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伟大抱负,于1927年1月设立“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赢得社会信誉,体现诚信思想,次年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同年设立“立信会计学校”,并任校长,开始了我国现代会计教育的积极大胆探索,并将会计诚信教育融入其会计教育始终。潘序伦先生办学宗旨是:适应社会需要,培养财会人才,重在务实,振兴中华。 第二、 无私奉献精神 潘序伦先生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祖国的会计事业和会计教育。他创办会计事业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取之于会计,用之于会计,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伴随着立信事业的半个多世纪,潘序伦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在会计事业和会计教育工作上,无私奉献巨大,个人索取甚少。潘序伦先生本人生活非常朴素,从不奢侈浪费,从不肯轻易购买新家俱和新衣服。1980年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重新复办,潘序伦先生献出一生积蓄,设立潘序伦奖学金,将存书二千余册捐赠给立信图书馆,将事务所挣得的钱和立信编译所出版的《立信会计丛书》的版税,全部投入会计教育,作为购置校具,扩充校舍等基本建设费用。 第三、 大胆革新精神 潘序伦先生被公认为我国一代会计泰斗。我们看到,辛亥革命前,我国工商企业会计一直沿用古老的单式收付簿记法,对于西方借贷复式簿记方法,几乎无人知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用和推广新式会计的历史重任光荣地落在潘序伦及其会计同仁的肩上。他们适应当时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大胆改良旧式会计,建立新式会计为己任,并大胆引进西方复式借贷簿记法,先后为许多工商业单位进行新式会计制度的设计工作,同时兴办会计学校,开展会计教育,传授西式会计知识,使新式借贷会计源远流长,从而开创了我国会计事业的新局面。 第四、 艰苦创业精神 潘序伦先生创办立信会计事业和立信会计教育一生,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就是后来立信会计事业发展壮大,实力雄厚,仍坚持“精打细算,勤俭办学”。潘序伦先生办学实属不易,私立学校,收费低,还要减免,教职员工授课全靠学费支付,故不可能多设教员,大都请人兼课,不发工资,仅给补贴,有的周课时达二十几节,收入甚少,从无怨言。这与潘序伦先生以身作则分不开,他也常授课,代课,但从不拿教薪,都是义务讲课。立信会计事业就是这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成功的,这是立信的优良传统,是立信事业兴旺发达的“传家宝。”实践证明,立信的办学效益是高的,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消耗,获得了更大更好的社会效益。为我国会计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会计人才。 第五、 实事求实精神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的精髓,自始至终贯穿“实”字。立信会计教育要求培养诚实守信的人,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发扬踏踏实实的作风。潘序伦先生在办学实践中反复突出“实”字,格外重视每门课程的实务练习,还给学生创造模拟实践的机会,然后再安排学生到工商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实习。平常要求学生注意练习珠算、外语、习字等基本功,并反复加强训练。这种重视实践,不断进行实践锻炼,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会计专业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学生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实用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第六、 敬业守信精神 会计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一个“真”字,要求会计数据真实可靠可信,绝不可弄虚作假。潘序伦先生敬业精神集中表现为,忠于会计事业务必“立信”:“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潘序伦先生认为,“立信”是做人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会计的职业道德。他把信用看作是会计事业的生命线,“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这是潘序伦先生忠诚敬业精神的深刻表达。如果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弄虚作假,循私舞弊,以至身败名裂,更为严重的是,会危害他人与单位,给社会和国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潘序伦先生一生看重“真诚”与“信用”,他常说,作为会计人员,得99分也不算合格,只有100分才算合格,原因在于财务会计账目容不得半点差错和缺点。 在严谨的治学过程中,也体现潘序伦先生的忠诚敬业精神。过去,立信学校考试及格分线定在70分,而不是60分。一位立信学校的学生,如果在考试中、在工作中作弊,必定开除,概不例外。这样一来,社会就可能少一个循私舞弊者。因为在学校搞投机作弊,到工作单位必然会发展成为弄虚作假者,害人害己,危害社会。以上六种精神,既是潘序伦先生个人的诚信思想,也是立信人的群体立信会计精神。立信会计精神是一种具有优良传统的会计诚信精神,不仅具有鲜明的会计职业特色,而且体现着强烈时代气息。我们现代会计人员应该永远珍惜,并发扬光大立信会计精神。 二、 潘序伦先生会计职业道德思想 1933年,潘序伦先生在为《立信会计季刊》撰稿《中国之会计师职业》一文中从多方面论述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夫学识经验及才能,在会计师固无一项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性。因社会环境,千变万化,利诱威胁;无数不极。会计师苟无强固人道德观念,则在执行职务之际,存在可以代人舞弊,存在可以为已舞弊。然会计师之为职业,实为工商企业保障信用而设,苟有不道德行为,而自丧其信用,则此项职业,即失去根本存在之理由,违背国家社会期望之愿意,可不慎哉。”并集中归纳为四条:“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 事实上,会计工作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职业,格外强调真实可信,不得弄虚作假,不允许存在假账与错账。潘序伦先生在给立信学校毕业生的纪念册题词道:“若孔圣有言:去食去衣,无信不立,则因以立信为建国之首务矣。若退而言会计,则立信为尤要。信苟不立,虽良法美意:必基石稳固而后可以尽其功能;此虽常言,实为先圣之所昭示,昭并日月,愿与请同学拳拳服膺而信守也”。期望之情,溢于言表,诚信之言,力透纸背,感人肺腑,后人谨记。 潘序伦先生在其半个多世纪的会计工作;始终强调诚信为中心的会计职业道德,并身体力行,到晚年见解更趋深刻全面。1983年,潘序伦先生在第四期《会计研究》就《谈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题目指出: 我们认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应该包括品德、责任和业务技术三方面内容: 第一、品德方面。首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贡献给革命事业。既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又要尊重别人的劳动,谦虚谨慎,待人诚恳,正直无私,不畏权势,不为利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就应该做到: 一、遵纪守法,以身作则。执法者必须守法,以身作则,绝不容许知法犯法,监守自盗。 二、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要以俭养廉,以勤致富,做到洁身自爱,不捞油水,不占便宜,不走歪门邪道,一尘不染。 三、忠诚老实,毋忘立信。“人无信不立”,待人、处世、做事,应坚守信用,从事财会工作者,更应提倡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讲老实话。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精神。 第二、责任方面。首先是尽职尽责,按政策办事,维护党纪国法;按预算办事,不乱搞关系;按原则办事,敢于与贪污盗窃、挥霍浪费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按制度办事,不营私舞弊,不怕打击报复。其次要如实反映,对会计核算的内容,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不歪曲,老老实实、绝不弄虚作假。 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浪费可耻,节约光荣,是无产阶级的高尚思想。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为了革命事业,节省每一个铜板,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原则。”所以每一个财会人员都必须加强责任性和原则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 第三,业务技术方面。会计人员要为人民服务得好,就得有过硬的本领,像白求恩大夫那样,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既要有基本功,又要勤奋学习新知识。过去我培育学生,要求记账、算账、报账,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好比医生看病开刀一样,不能有丝毫差错。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能不能做好。但道德不同于法制纪律,也工作要求有所区别,只有当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和社会的共同舆论的时候,才会产生巨大的威力,促使党风、民风的根本好转。当前,我们响应党中央号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改革,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讲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目前在中国的CPA正陷入从未有过的信誉危机尴尬境遇中,在中国会计行业承受着社会方方面面的责难之时,2002年1月8日,沿用“立信”招牌的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向全国同行发出“我们不做假账”的倡议书,并保证:“以朱镕基总理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为座右铭,切实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严格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勤勉尽职,不为保护客户而放弃原则;严格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 则》,把《执业规范指南》落到实处;严格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三级督导制度,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我们将为我们的上市公司客户2001年年度报告出具公正的审计报告”。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中国的CPA及会计师事务所正试图用行动来向社会证明:我们不做假账。而“不做假账”正是社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所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