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小七
我是大三考(19年)的因为基础还好就考试前一个月刚开始学基本上内容多的就一天复习一章的内容然后再做一天相应章节的题,内容少的就一天几章一起复习完然后再做一两天相应的题。会计实务用的东奥的题,经济法基础用的中华的题。我是五月十二日考的,五一假期才开始做成套的题,五一本来想多做几套结果就做了两套。不过五一假期之后是真的做了很多,基本上一天三套这么做。先做的东奥的最后的压题卷,然后做的中华的压题卷,有时候早上不想起就在床上用手机做做往年真题。考试之前做了差不多二十五六套的样子,做完看看书里学的不太好的地方,就这样就上考场了。(考完觉得还是东奥的卷子靠谱)成绩下来可以说是很高兴了,过了当然高兴啊,现在初级证也下来了,找工作肯定是要比没初级证的人境遇好点。(其实大二也考过,不过当时一点没学,天天就玩了,啥都没想过)
TINA敏敏敏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有两门,分别为《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通过考试并拿取证书,需要一次性通过两门考试。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线上练习+线下练习,齐头并进,通过考试并不难。快速过关学习方法1、打基础:先看精讲视频,然后精华考点看一遍;2、巩固知识点:做章节习题;3、检查效果:做模拟题和考前试卷,检验成果;4、考前3天看错题和真题;5、考前1天,再把精华考点看一遍,就上考场。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报名信息可以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查询,相关的考试政策更新及教材答疑都可以在其查询到。
susanwangyue
考取了初级会计证是什么体验,能不能说下?
很多人在大学时候,为了就业时多一个就业选择,就会考取初级会计证书。单单是这个证书而言,考试难度并不大,它是电脑进行判卷,虽然有填空,判断,多选,计算题,但是涉及的内容并不深。因此只要认真备考,哪怕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专业的人,依旧可以在短短三个月内,拿到初级会计证书。那么,考取了会计初级证是个什么体验呢?笔者认为,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对于打算从事会计专业的人,十分有用,但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只是多掌握了一些知识。
会计从业人员原本需要考取的证书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但是随着这个考试的取消,初级会计证成为当会计的人必须考取的第一个证书。相对而言,初级会计考试的报名人数剧增,报名的很大基数是来自大学生群体,他们考取证书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大学生是盲目从众,看到周围的朋友报名会计考试,自己也就跟着报考。也有的大学生是因为自己本科学习的专业就是会计、财务管理、审计这类和会计挂钩的专业,所以必须报考初级会计考试。
报考会计考试的人数每年全国高达百万人数,但是拿到证书的人不过百分之二十左右。很多人在盲目报考初级考试后,并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时间去学习,或者是冲动报考而对上会计课没有一点兴趣。这些人是完全浪费了报名考试的费用,所以到了真正考试那天,才会有很多考场发生考员弃考的事情。
笔者认为,会计这个职业,相对而言更适合女生来做,女生心思细腻,考虑事情也会更加全面。初级会计证作为进入会计行业的一个敲门砖,每年会有很多女生去报考,甚至许多女性将其作为生育后进入职场的第一个希望。但是笔者想要提醒大家,每一个行业都有其无奈之处,初级会计证只是进入会计行业最基础的证书,在它的上面还有中级会计证书,高级会计证书,拿到这些证书才能得到更高的工资。
初级会计证,是打算做会计工作的人必须拥有的证书之一。而不打算当会计的人,拿到初级会计证,只能是收获一些会计的相关知识,而且每年初级会计证需要进行继续教育,以保证持证人继续具备当会计的资格,年检证书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虽然数目不大,但总归是一笔开销。笔者劝导大家,在考证前,思考自己是否需要该证书,毕竟考试需要时间进行学习,后续的会计证书的继续教育,也需要大家付出时间和金钱。
以上仅是笔者个人的观点,欢迎您评论补充。
jiangdan1101328
我是监考的老师,我来说说吧,两个科目的考试顺序在考生登录考试系统时会随机抽取。大家提前交卷或用完某一科目的规定作答时间后,系统将自动进入下一科目答题界面,不能再返回上一科目答题界面,即两个科目考试时间不能相互借用。
小熊de爱
今年会计大题难度还可以,选择题考概念的地方很多,看书不仔细如我感觉真是要了命了,真要说体验的话,就是开始考试之后心里比较平静,毕竟不是一次性就决定命运的大考,所以还算放松。
尐籹孒16
自己学会计纯属偶然。 自己不是那种有经济头脑的人:只挣工资,不会投资;在家也不管账,在外也不喜欢给别人算账;花钱是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也花,属于先天性不太会过日子的人。所以,我对会计就没有多少兴趣,不爱在那方面费脑筋。 这次突然学起会计,只源于自己的一次工作变动。 自己原来大学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与会计专业完全不沾边。后来因一些原因,自己给领导提出了换岗位的想法,正好另外一个部门有一个岗位空缺,领导在征求我的意见后,就把我安排过去。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涉及到会计工作——出纳。 到了新岗位,在同事的帮带下,自己很快进入角色,新工作很快也就上手了。其中,出纳的主要工作就是:每个工作日下班前,收营业款、盘点、开票、记账,入库;每个月再往银行跑几趟:存款、给供货方转几笔货款、给部门的同事转个工资奖金等。 所以,我这个出纳工作说简单也简单,只是毕竟干的是公事,要求人要细致和谨慎一点,自己觉得干好它并没有什么难度和压力。 但自己平时也是一个爱思考的人。自己到了新岗位后,尽管出纳的工作能够胜任,但自己也知道出纳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会计工作;自己现在能胜任目前的工作,那是因为眼下的经济业务简单。要是经济业务量复杂一些呢?自己是否还能胜任?我就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还了解到,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是持证上岗。这在会计法里有明确规定。出纳属于会计岗位,也是需要从业资格证的。看来,领导让我从事出纳工作确实出自对我的信任。于是,我想既然会计行业有持证上岗的要求,领导又信任自己,自己也存在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不行自己就报个会计班,专门学习一下会计知识,又能和目前工作结合起来,顺便还能考个会计从业证,有何不好呢?于是,我决定报个会计班。 到了新岗位的第二个月,我便找到离家不太远的学校报了一个会计班。在报名的时候,接待人员告诉我,他们这里可以报基础班,也就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取证班;初级班,也就是初级会计师班;还有中级班,即会计师班。我的情况只适合报基础班,从零学起。 交了学费后,他们给我拿出一张空白学生卡,贴上我的一寸照片,填完内容注册以后,我就正式成为他们这里一名会计基础班的学生了。 为了上课不和平时的工作冲突,我都是上晚上和周末的课。学校课程排的最多的时候,周一、周三、周四晚上,周六、周天上午都有课。到了这些时间点我就去上课。 刚开始听课的时候,我对老师讲的内容很陌生,我基本听不懂。我反馈给老师,老师对我讲,你先不要着急,先慢慢听,逐渐就能听懂会计课的内容;我课堂上哪一个点听不懂,我就用笔先记下来,课后我问老师和同学,包括我自己看书本再琢磨。逐渐的,量变达到了质变,我对会计课就能慢慢听懂意思了。知道了什么是借方,什么是贷方,会计科目,什么是会计分录,它们又是干什么用的等等。 我从2016年的九月份开始上课,上到十一月份。有一次上课去,老师在课堂上突然宣布了国家会计政策的一个重大消息:2017年国家要取消原来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同时,会计从业资格的起点直接提高到初级会计师;我原来计划在2017年要考的会计员证,就变成考初级会计师证。这对我这个零基础的学生来讲,难度一下就提高了很多。影响我原来计划一年内考下会计员证将不能实现,因为国家取消了这个证的考试。还有,现在学基础课程都很吃力,还要考高一级的初级会计师课程,岂不是难上加难?但是,毕竟自己已经坚持上了三个月的课,要是放弃学习也觉得可惜。同时半途而废的结果让自己也感到不美气。于是,经过自己与自己的开会研究,决定还是接着上。于是,自己又补交了学初级会计师课程的学费。先把基础课上完,再接着上初级的课。调整计划参加2018年的初级会计师考试。至于到时候考初级会计师能不能通过,先不去管它,先学到与工作有关的会计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下来,我的学习计划又延长了一年。 由于学习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所以,我心里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至少,我不能缺课。这一点我基本坚持着。 在课堂上,老师也给我们这些学生鼓劲。他知道大家都来自社会,除过来上课,平时大家还有工作上的事,家里面的事。也有个别在校大学生,还要忙自己学业上的事。既然大家都来学会计,老师希望大家不要浪费时间,要刻苦学习,因为要通过初级会计师的考试,不下点功夫也是不容易通过。他还送给大家两句我认为精辟的话:要么全力以赴,要么全身而退。对于成年人,这两句话的含义显而易见。 我听完基础课程后,再接着听初级课程时,已经没有了当初刚接触会计课时的一脸茫然。我已经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听下去,但是遇到实际问题,需要动手时,还是有不会做的地方。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学习的劲头。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也是为了更有把握通过考试,我用手机加了一些著名会计的网校的微信群,有中华会计的网校的,也有东奥会计的网校的,在群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在学习期间,自己还报了实操班,学习实际做账。这是完全的手工做账,不是用如今流行的电脑软件做账,就是为了加深对会计知识的掌握。很快,第二年,2017年就过去了。 会计学校也是要放寒假的。过了2017年的寒假,也就是2018年的春节,一开学,就到了2018年的2月份。而考试时间国家已经确定,是2018年的5月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时间。这时候课还有一点没有上完。以前上完的课,我经过班里测试,掌握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到了最后三个月的备考阶段,我重新给自己调整了学习计划,主要是要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早晨必须是六点起床,晚上不能早睡。实际上,最后三个月,晚上都是过了十二点才睡觉;每逢周末,除了必须出门要办的事情外,都在家里学习备考;三月份的清明节假期,五月份的劳动节假期,我都没有出去旅游——往年这个时候都是我开上车,带上家人沐浴在春光里旅游。 在最后的那段时间,我在网校还给自己买了几十套自测题,要求自己每天每门课各做一套。对照答案自行批改后,对做错的题自己写在专门的本子上,有空就看。一直坚持到考试的前一天,要考的两门课,我已经各自测试了二十多套题,平均分数也就60分。从自测的分数看,我对通过考试没有把握,60分的及格线反映出来的通过概率,让我感到不保险。要是根据自己备考期间下的功夫,我又觉得自己应该能通过考试(考60分)。因为我认为自己很努力了。这点信心来自于我对学习的认识: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 5月12日,初级会计师国家统考的时间到了。我在规定的时间,带着规定的东西,去了规定的地方,完成了规定的考试。 6月8日,考试成绩统一网上公布:我的会计实务课程70分,经济法课程67分。分数不算太高,但我顺利通过了分数线。后来网上报道这一年陕西省的通过率是20%,全国的平均通过率还要低一些。 对于自己的这个考试结果,我并没有象有些同学那样过分的喜悦。因为我通过初级会计师的考试,和他们不太一样:我不是为了找工作就业而学会计——我是有工作的人;也不是为了升工资来学习会计。我现在的工资是按照土建工程师的待遇开的,这是中级职称,已经高于初级会计师的初级职称。还有,自己学会计也不是单位的安排,也就不存在单位给你升工资的.事先承诺。不过,通过了考试我也感到高兴:我不但实现了自己的阶段目标,而且,这次学习的经历还检验了自己的某种能力。 古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学会计时已经过了四十岁。我在考场上看到的考生,绝大多数是八零后、九零后;考场上在我旁边的考生,我看了她的身份证,比我小了整二十岁。我都怀疑这种考试,不分年龄阶段参加考试的公平性。 我最终想到了这次学习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个过程。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压力,同时也给一些人的思想带来了迷茫。因为生活的压力,人们把挣钱作为第一要务。这本身也无错,人的生存、生活毕竟是第一位的。但是为了挣钱,有些人变得浮躁:目标很大。有些人张口就是谈创业,要做所谓的大事情,要干事业,却忘记了自己当下的能力;有些人做事情急功近利,却忘记了成功也需要积累。也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生活无忧,也就不思进取,精神上也缺少了正确的方向,空余时间和精力全花在了无实质意义的休闲娱乐上。这些看似都没有错,都是别人无权干涉的个人选择,但在人的精神层面上反映是不同的。人终究活的还是精神,人的差异也在精神层面上。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让人看到的物欲横流,娱乐至上的时代,人的精神层次就更显的稀缺和重要。 在这次学习、考证的过程中,除过学到一些会计的专业知识,我还接触和感受到了另外一些东西,包括遇到的老师和同学,和其他的一些事情。这些不光是对工作产生有益的影响,更有价值的是对自己如何过好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有了帮助和新的感悟。 人在生活中,在不断前行的路上,有一些感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还没有去过的路途中,辨别正确的前进方向。 人要获得更高精神层面的感悟,不见得非要学哪一种东西,比如说会计。其实人生里要学的,有意义的东西很多。前提是自己是否想学。只要用心学习了,就会有感悟。 人是通过学习不断来丰富自己,突破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这次偶然学会计的经历,让我也收获了另外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成果。说它是成果,是因为它已经转变成我的一种精神财富。 话说回来,这一次的学习过程已经结束,但它促使我对生活新的认识,又刚刚开始……
MindTheGapPlz
个人私下认为我通过的时候考的还是比较简单,一直想再考一考来证明自己,但是年龄一年比一年大,确实是不可能了。只能通过勤奋备课,讲课讲得透,让学生们感觉老师的注册会计师不是浪得虚名。我还只记得我第一年通过三科的时候。骑着自行车通过我们老家的海洲桥的时候,像我的一个同道中人,有抱着的时候。自行车骑得飞快,心里边儿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样的感受。应该就是兴奋过度,血液流速过快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