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5

生鱼旺旺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实务考插值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umaumauhauha

已采纳

此题目,在中级会计实务与注册会计会计书上都多次提到过!现行会计法规下,多用到了"现金流量现值"概念,前四期的现金流量入为每期59,最后一期连本一起为(1000+59) 这是一个求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问题 59(1+r)^-1 +59(1+r)^-2 +59(1+r)^-3 +59(1+r)^-4 +(59+1250)(1+r)^-5 = 1000 59*(P/A,I,5)+1250*(P/F,I,5)=1000 第一个(P/A,I,5)是年金现值系数 第二个(P/F,I,5)是复利现值系数 一般是通过插值测出来 比如:设I=9%会得一个答案A,大于1000;设I=11%会得另一个答案B,小于1000 则会有 (1000-A)/(B-A)=(X-9%)/(11%-9%) 解方程可得X,即为所求的10% 至于P/A和P/F,这个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在财务管理书后面查表可得. 普通年金现值:是指为在每期期末取得相等金额的款项,现在需要投入的金额。计算公式为:P=A×[1-(1+i)^-n]/i,公式中的[1-(1+i)^-n]/i称为年金现值系数,可以用(P/A,i,n)表示也就是P=A×(P/A,i,n) 复利的现值(P)=F×(1+i)^-n,也可以写为(P/F,i,n)请参看我的原回复:

中级会计实务考插值法

342 评论(14)

玉蝶之梦

插值法的原理及计算公式如下图,原理与相似三角形原理类似。看懂下图与公式,即使模糊或忘记了公式也可快速、准确地推导出来。

数学插值法称为“直线插入法”,原理是,如果a(I1,B1)和B(I2,B2)是两点,那么P(I,B)点在由上述两点确定的直线上。在工程中,I通常介于I1和I2之间,所以p介于a和B点之间,所以称为“线性插值”。

数学插值表明,P点反映的变量遵循ab线反映的线性关系。

上述公式很容易得到。A、 那么B和P是共线的

(b-b1)/(i-i1)=(b2-b1)/(i2-i1)=通过变换得到的直线斜率。

扩展资料:

内插法在财务管理中应用广泛,如在货币时间价值计算中,计算利率i,计算年限n;在债券估值中,计算债券到期收益率;在项目投资决策指标中,计算内部收益率,中级和CPA教材中没有给出插值原理,下面是一个例子来说明插值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内含报酬率中的计算

内插法是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常用方法,内部收益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通过计算内部收益率,可以判断项目是否可行,如果计算出的内部收益率高于必要的收益率,则该方案是可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插值法

16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