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etang1
1.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表示的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通俗地说就是指企业的各种财产物资,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各种债权(应收款)等等,也可以归纳为企业的资金占用。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示的就是企业各种资金占用的来源。换句话说,企业的资金占用(各种财产物资),从其资金来源上讲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来自于企业所有者的投入(即所有者权益),一种是来自于对外的借款和欠款(即负债)。也就是说,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两边实际上指的是同一样东西,左边的“资产”是从存在和分布形态上表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从其资金来源角度表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其必然相等。2.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上述基本会计等式是从静止状态(或者说初始状态)来反映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但任何人投资办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来赚钱(获取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就必然要取得各种收入同时也支付相应的费用,收入抵减费用(包括税金)后的余额就是利润(如果收入小于费用就是亏损),这个利润归企业投资者所有(这也是他投资办企业的目的),其性质就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等式右边“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与初始状态比就增大了(如果是亏损则表现为所有者权益金额减少),但由于收入带来了企业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增加,从而导致会计等式左边资产的金额增加,企业发生的费用使得资金流出企业并导致会计等式左边资产金额的减少,这一增一减的差额正好就是利润(或亏损)的金额,因此会计等式依然相等,只不过是由于利润(或亏损)的影响使得等式两边的金额与期初相比发生了变化而已。所以,扩展会计等式可以还原为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我不想说114
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六个方面。 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存在恒等式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木本色计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事会计要素,所以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等式的元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静态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是动态的会计等式。
迟到的春风
为什么A选项可以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变动??? A. 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吧?因为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要素,是会计等式的左边,银行借款是负债类要素在会计等式的右边;用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的业务是银行存款减少,即等式左边减少,银行借款同时减少会计等式右边减少,所以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的业务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变动。
有前有钱
会计分录的三要素是:
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
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扩展资料: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Ares填词人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另外,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1)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2)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