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3

无形风959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新消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就是不高兴

已采纳

新会计准则的作用与变化分析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间的接轨,会计核算的原则发生了改变,全责发生制变成了会计的基本假设。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新会计准则的作用与变化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摘要: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在企业经营中,财务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的制定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实现了与国际间的接轨,并且还使企业所得税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在实施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以及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实施了新会计准则后给企业所得税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所得税;财务分析;新会计准则

从 2007年开始,我国的上市公司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经过近七年的时间,我国的企业基本可以按照准则的要求来对企业的财务进行良好的管理。新会计准则在制定时,充分的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添加了旧会计准则中没有的内容,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使计税基础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异不断加大。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难度,也使企业在处理所得税上变得更加困难,这就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一、新会计准则的作用

在新会计准则的内容中,包含了一项基本准则与三十八项具体准则。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又新增添了许多内容,而且还对旧的准则进行了修改。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较,新准则在内容上更加全面,在制度上更加完善。

(一)新会计准则能够更准确的对企业目标进行定位

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明确了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方向,主要是为了向使用者提供一些财务状况等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有效的反映出管理者的受托情况,在做经济决策时也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还可以明确的指出包括债权人和投资人等报告的使用者。

(二)对基本假设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间的接轨,会计核算的原则发生了改变,全责发生制变成了会计的基本假设。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的基本假设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其中包括: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四种。

(三)对会计核算的原则进行了修改

会计准则共包括十二项一般原则,分别是:配比、谨慎性、及时性、客观性、可比性、明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权责发生制、资本性支出、实际成本计价、划分收益性支出等。新会计准则对信息的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增加了一些新的原则,并且修改完善了一些原则的信息质量。

(四)根据实际的理论,重新定义了会计要素

在与其他的会计法规一致的前提下,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其中包括收入要素、资产要素和费用要素等等。

二、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变化

新会计准则与旧的准则相比,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增加了许多原来在旧的准则中没有提到的内容,完善了会计准则,并且在实施了新会计准则以后,在内容与规定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些处理规定发生了变化

新的会计准则对一些会计处理的规定进行了改变,特别是在亏损弥补的所得税方面,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旧的准则中规定,在亏损的情况下,对所得税的利益不予以确认。而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在亏损时期的所得税可以进行确认。并且,相关的法律还规定了企业可以在盈利之前对亏损进行税务弥补,有效期长达五年。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的亏损都能够进行弥补。根据准则的规定,企业要正确的判断出在未来的五年里能否获得足够的利润,如果不能够获得,将不给予弥补。

(二)改变了会计处理的方法

在企业的所得税进行核算时,与旧的准则不同的是,新准则规定核算必须要使用新的处理方法,也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务法。并且,新会计准则还对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使用范围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并且取消了投资差额的核算项目。

(三)与旧的规则相比,新的规则在会计复核上增加了规定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企业必须要对资产负债表中延迟的所得税进行复核。并且如果没有足够的所得税用来抵扣,那就要对账面的价值进行减计。这体现了准则具有谨慎性,保护了纳税人的利益。

三、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会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一)面临的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必须要使用资产负债表和负债务法,这就使会计的工作量加大,会计在计算方面用的时间和步骤要比以前更为复杂,并且还增加了难度。这就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对固定资产计税时,可能会出现差异大的结果。根据以前的内容,企业所得税与新会计内容,有不同的规定,这两者之间是不同的。这就可能会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之间出现不同的结果,最后加大了他们之间的差异;其次,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增加了一些别的项目,这与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导致会计人员不能准确的把握计算;最后,在新会计准则中,新增加的内容与所得税中会计的说法也不一样,这就加大了会计计算的困难。

(二)解决的办法

想要解决新会计准则在实施时的困难,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方法:第一点是要加强建设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财务系统使用了信息化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工作的步骤,减少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第二点是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管理,对监督的机制进行规范,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措施。企业想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各种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第三点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使计算的过程变得简单方便,对以前的纳税方案进行调整,并且总结出有效的方案。由于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能准确的发挥出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这就会导致企业在信息方面的成本得到增加,不符合企业的效益原则,所以,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的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四、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给企业所得税带来的影响

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会对计税的依据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新会计准则使用的是多种计量属性,所以,会对一些税种在确定计税依据时产生一些影响,会使确定的过程变得复杂。第二方面是会对调整纳税产生一定的影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在很多方面协调了新会计准则的内容,使税务调整可以得到有效的简化,但是这不可能使企业所得税与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达到完全的一致。在计量方式与计量标准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规定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需要企业在对纳税申报时做一些纳税调整。第三方面是对税收的负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施了新会计准则以后,因为它对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就会对当期损益产生一些影响,而现在实行的企业所得税法没有对是否征税做出明确的要求。就新会计准则中的变化,来对资产负债账面的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交易的金融资产都应该按照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在结束时,因为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化,所以要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就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期末时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是按照现在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期末时要按照成本计量,对公允价值变动时产生的利益和损失不予以肯定。而如果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到期投资在期末的时候出现了减值的现象,应该做好计提减值的准备,但是所得税法还规定不能对计提减值进行准备,至于怎样计价税法还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

(二)长期的股权投资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当长期股权投资使用的是权益法来进行核算的时候,投资的企业应该分担或者享有被投资企业的投资账面价值,并且对投资的损失或者获益来进行确定。而现在实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了,被投资的企业在盈利时,要在被投资方对利润的分配进行决策时,对投资的收益进行确认。当被投资的企业在经营中发生亏损时,企业要按照规定来进行弥补,投资的企业不能对账面的价值进行随意的调整,当被投资的企业因为某种原因而增加了消费者的权益时,投资的企业也应该在年终的时候,按照应该得到的部分来增加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而在现在实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了投资企业在收到捐赠的资产时,要对资产进行详细的确认。新会计准则中还规定了,如果股权的长期投资成本比初始成本大时,被投资单位是享有公允价值份额的,长期股权的投资成本不能进行调整,而现在正在实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允许企业对非货币性质的资产进行投资,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对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当投资的成本比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小时,要对长期股权的投资成本进行调整。但是,现在实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没有对现金投资出现这种情况来进行明确的规定。

(三)固定的资产

对固定资产进行初始的计量,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里的规定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中,新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等都应该由企业自身来决定,并且还允许企业准备计提减值,但是在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都有统一的规定,不能擅自处理,并且不允许企业进行计提减值。

结语

在实施了新会计准则以后,虽然给企业的所得税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与旧的准则相比较,新的会计准则能够更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能够更好的与国际上的准则相互接轨,并且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企业在实施新会计准则时,应该尽量的减小对企业所得税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化不利为有利,最后使企业以及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云梅.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3.

[2] 李玉红,王秋月.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所得税影响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

[3] 吴良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重庆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8.

[4] 傅小民.论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现代商 贸工业,2009.

[5] 张爱珠.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税务研究,2007.

[6] 管炳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8.

[7] 金旭.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8] 唐巍.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财会学习,2006.

会计新消费

239 评论(9)

后果你在哪儿

(一)、到新成立的公司从事财务工作第一个月必须会处理的10个专业问题1[ft=,+0,]、   到新成立的公司会计人员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首先要考虑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然后,考虑新公司采用的会计制度、核算方法和涉及的税种;最后,开始建账。2、   新成立的公司要做的第一张记账凭证是什么?答:企业一设立的第一张记账凭证肯定是:借:银存存款/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3、   第一个月作账必须解决的一个小税种?答:一、增值税税额计算;二、计提地税税金按照税法要求,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同时,还应计提缴纳部分地税税金,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多数地区已开始计提地方教育费附加;三、其他税种计算及缴纳正常月份,企业只需考虑计算增值税及计提的地税税金,但个别月份如季度、年末结束应计算缴纳所得税;根据税务机关要求按季度或半年缴纳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4、   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地税的税务登记证应到哪儿办理?办理的程序是什么?答:(一)有限公司应当办理证件:1、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2、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3、国税、地税登记证(正、副)本4、公章、财务专用章、法人私章各一枚5、验资报告(企业留低)6、公司章程一份(二)有限公司费用1、核名费用30元2、验资费用1000元(此为50万下,验资按注册资本收取)3、工商注册费0.08%(按注册资本0.08%收取)4、代码证费108元5、国、地税100元6、刻章600元(各地区有差异)(三)有限公司办理程序:1. 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名称预先核准;2. 银行开立验资临时帐户存钱验资;3. 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4. 刻章公司刻章;(公安局批准的企业)5. 当地技术质量检验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6. 当地地方税务局办理地税登记;7. 当地国家税务局办理国税登记;     8. 银行申请设立基本户;5、   如果公司只涉及地税税种,还要不要办理国税税务登记?答: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新办企业必须在领取工商执照起30天内办理税务登记。实际工作中,为了尽早取得发票开始经营,应在拿到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后立即开始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国税登记到办事大厅国税登记窗口办理。合伙企业,如果没有销售行为,只是提供服务(不含修理、修配行业),不需要办理国税登记。6、   建账时一般需要哪几本账?答:第一,与企业相适应。企业规模与业务量是成正比的,规模大的企业,业务量大,分工也复杂,会计账簿需要的册数也多。企业规模小,业务量也小,有的企业,一个会计可以处理所有经济业务,设置账簿时就没有必要设许多账,所有的明细账可以合成一、两本就可以了。第二,依据企业管理需要。建立账簿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需要,为管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在建账时以满足管理需要为前提,避免重复设账、记账。第三,依据账务处理程序。企业业务量大小不同,所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也不同。企业一旦选择了账务处理程序,也就选择了账簿的设置,如果企业采用的是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企业的总账就要根据记账凭证序时登记,你就要准备一本序时登记的总账。7、   每月会计核算的流程是什么?答:会计核算流程就是由做凭证开始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过程,也叫会计循环。简单点说就是根据原始凭证做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记明细账,接着汇总,然后根据汇总表记总账,最后依据总账进行报表。一个月的业务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去报税,纳税。8、   注册资金未到位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答:应该在出资不到的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9、 哪些税种到地税申报?哪些税种到国税申报?程序是什么?时间上有什么要求?10、 哪些税种到地税申报?哪些税种到国税申报?程序是什么?时间上有什么要求?答:1、在国税缴纳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每月1-10日向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其中:所得税为1-15日;个人所得税为1-7日);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80万元、生产企业年营业额达到100万元必须转为一般纳税人,其余为小规模纳税人。消费税的纳税人为生产和销售烟、酒、汽车、金银首饰等消费品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人;车辆购置税在购买车辆时缴纳;企业所得税为金融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中央直属企业和2002年1月1日以后新成立企业的所得税在国税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个人存款利息的个人所得税在国税缴纳。2、在地税缴纳的税种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除去在国税缴纳的部分)、资源税、个人所得税(除去存款利息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外都在地税缴纳)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建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每月1-10日向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其中:所得税为1-15日;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为1-7日;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为每年的3、9月)。3、具体业务还应该买一些相关的书籍看一看。后一部份的一些回复(个人看法)(二)、到已成立且经过一段经营过程的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必须会处理的专业问题1、 应聘了出纳岗位在交接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答:出纳交接,一般由会计负责人监交,前任出纳必须将手中未记帐的单据登记入帐.然后填写一式三份的交接清单,内容包括:1、列明支票张数及支票号码。2、现金金额及票面额。3、发票张数及号码。4、帐簿名称及册数。5、印章及其他类物品。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交、接双方及监交人三方签字盖章,各保留一份交接清单备查。2、 应聘了会计岗位在交接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将尚未处理完毕的业务,处理完毕。一般将交接截至期放在月末,这就是说,将月底之前的凭证、帐簿、报表等编制登记完毕。2.。整理保管的各种会计资料(如凭证、帐簿、报表等)和各种会计物品(如证件、发票、印章、电算化密码等),并列示于交接清单上。3。整理尚无法处理的业务,列示于交接清单上,注明已处理的程度、相关的凭证资料等。4。交待其他相关事宜,比如相关工作联系部门(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相关会计处理的流程方法等等。这些内容视你的具体情况而定,以将你工作的内容交待清楚为准。打印交接清单,一式三份。按照交接清单交接工作,交接无误后,由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各自签章,各执一份交接清单。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及时作好移交准备(一)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应当填制完毕。(二)尚未登记的帐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印章。(三)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四)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它会计资料和物品;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时,必须专人负责监交。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步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帐簿记录保持一致,不一致时,移交人员必须限期查清。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银行存款帐户余额要与银行对帐单核对,如不一致,应该编制银行存款帐户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帐户余额要与总帐有关帐户余额核对相符;必要时,要抽查个别帐户的余额,与实物核对相符,或者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清楚。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它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接替人员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帐簿,不得自行另立新帐,以保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3、 哪些原始凭证可以入账,哪些原始凭证不能入账?答:《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条规定: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4、老板提出部分收入不入账,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该怎么办?答:对企业来讲,如果想合理避税的话,除了争取税法范围之内的优惠政策,还要注意的,就是这些文件中的优惠条款。如果把优惠政策选对了,就很可能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了。5、 固定资产四种计提折旧的方法都可以用吗?答: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折旧法都属递减折旧法。采用这两种折旧方法的理由,主要是考虑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它的效率或收益能力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它的修理费用要逐年增加。为了均衡固定资产在折旧年限内各年的使用费,固定资产在早期所提的折旧额应大于后期所提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由企业提出申请,并在变更年度前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6、 低值易耗品的三种摊销方法都可以用吗?答首先是摊销方法问题:《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这里的“分次摊销法”包括“五五摊销法”、“分期平均摊销法”和“降等摊销法”。其次是摊销核算的操作问题:“分次摊销法”下,要求在“低值易耗品”帐户下设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二级帐户,分别核算库存未用低值易耗品成本、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历史成本和已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摊销额。再次是低值易耗品控制问题:在“一次摊销法”下,由于在低值易耗品初次投入使用时就一次性将其全部价值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帐面不再反映已投入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因此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内,已用而尚未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就形成了帐外资产,这无疑增加了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难度。同时,“一次摊销法”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尤其是对大额、耐用低值易耗品。而“分次摊销法”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是“五五摊销法”问题:在三种分次摊销法中,“五五摊销法”的会计核算操作最简便,它既不需要象“分期平均摊销法”那样要求确定摊销期限,也不需要象“降等摊销法”那样要求确定低值易耗品等级及各等级单位价值标准,只需在低值易耗品投入使用和报废时各摊销其价值的50%就行了。此外,与“一次摊销法”相比,“五五摊销法”下,不会形成帐外资产。但,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的后半程,“五五摊销法”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虚列资产。因为,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期的后半程,其实际价值已低于其帐面价值(即:其实际价值已低于其原取得成本的50%),会导致这段时间少计成本、费用,以致在“资产负债表”中虚列“存货”金额以及在“损益表”中虚列利润。这显然不符合谨慎性原则要求。或许这也正是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下多数人不愿采用“五五摊销法”的真正原因。7、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执行?对会计核算有什么影响?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一) 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二) 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三) 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贷:无形资产8、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是在季度末调,还是在年末调?答:年未调

28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