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anice一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减值准备。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下列步骤处理:
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其次,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与有关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相一致。
扩展资料
所谓减值的确认范围,就是指对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的价值状况进行减值确认。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是: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应确定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对于商誉而言,由于其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来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所以作为单个资产的商誉,其可收回金额是无法确定的,因此商誉必须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资产组组合是指由若干个资产组组成的最小资产组组合,包括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以及按合理方法分摊的全部资产部分。
商誉减值在进行会计计量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去划分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笼统的说法是: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同时在认定资产组时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誉减值
玉面小达摩1986
商誉减值的处理最大的问题是商誉本身的估计具有高度的会计不确定性,在测算时需要基于许多假设,因此有很大的调节空间,导致很多企业为了满足业绩需要(例如避免连续亏损而退市)不计提减值,之后统一在一年内计提大量减值以实现业绩的“洗大澡”。
vivianygefes
商誉一般是不会发生减值的,当子公司整体作为一个资产组测试发生减值时,首先要抵减分摊至资产组的商誉,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跌价准备一、商誉的确认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合并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视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指在合并报表中应予列示的商誉,即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购买日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影响又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吸收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购买方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存在合并差额的情况下。企业首先应对企业合并成本及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在取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并且确认了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以后,剩余部分才构成商誉。二、商誉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商誉在确认以后,持有期间不要求摊销,每—会计年度期末,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其价值进行测试。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即提减值准备,有关减值准备在计提之后。不能够转回。对商誉减值的处理是按照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减值的处理原则来进行的,为了资产减值测试的目的,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
伊萨贝辣
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如下:
吸收合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减值准备
控股合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商誉减值准备
商誉是指能在过去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本质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 “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1、“三元论”
商誉的“三元论”: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
2、好感价值论
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
由于这些因素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誉
c阿c的鲁鲁
商誉一般是不会发生减值的,当子公司整体作为一个资产组测试发生减值时,首先要抵减分摊至资产组的商誉,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跌价准备
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如下:
吸收合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减值准备
控股合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商誉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商誉减值准备”科目。
例:ABC公司在2007年1月1日以16000000元的价格收购了甲企业80%股权,在购买日,甲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00000元,没有负债和或有负债,因此,ABC公司在购买日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商誉为3800000元,2007年经测试,确定发生了减值损失8500000元。ABC公司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3800000.00
贷:商誉减值准备3800000.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