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座小小猪
现金折扣是销售单位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了及时收回货款而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扣的办法。如2/10,1/20,n/30表示在10天内付款给予2%的现金折扣,10~20天内付款享受1%的折扣,20~30天内付款不享受现金折扣。年数总和折旧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或者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单位的投资额占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永久性差异是指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范围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基于税收政策、社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考虑,有些会计报表上的收入或费用,在税法上不属于收入或费用;而有些财务报表上不属于收入的项目,在税法上却作为应课税收入。
挪威森林北辰星
你题目中的条件没有打完整吧。应纳税所得额中420从哪里来的?给出的答案不正确。答案中少了一项纳税调整的数字。按照你给出的题目条件,应纳税所得额=1610-20-20-40-5010-100*50%=1440解析如下:年末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万元。税法规定计提或转回的坏账准备不予考虑,因为坏准备账是估计数字,凡是不确定的事项(如计提的减值损失,预计负债等),税法一般不予考虑。只有实际发生损失时税法才允许扣除计提坏账准备时的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转回坏账准备做相反分录即可借: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按照转回坏账准备所做的分录,贷方有资产减值损失,会增加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但税法对这部分利润不能考虑,因此要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2、关于保修费用的纳税调整处理其他事项你都理解,我就不再重复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企业销售商品有售后保修期的,一般都会估可能在保修期内发生的保修费用,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确认预计负债。实际发生保修费用时,再冲减预计负债。企业估计可能会发生的保修费用时借:销售费用贷:预计负债实际发生保修费用时借:预计负债贷:银行存款等预计负债是预计估计的数字,确认预计负债时企业还没有发生这笔支出。税法明确规定预计的产品保修费用在计算所得税不能扣除,实际发生时才能扣除。题目中,当年实际支付产品保修费用50万元,冲减前期已经确认的预计负债。这50元是当期实际发生的保修费用,税法允许扣除,由于会计上这50元并没有影响利润表的损益项目(见上边的会计分录),因此要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当年又确认产品保修费用10万元,增加预计负债。预计保修费用时税法上不允许扣除,但会计上却将其作为销售费用反应了(见上边会计分录),因此要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综上所述。应纳税所得额=1610-20-20-40-5010-100*50%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音为爱899
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不用计提摊销额的 只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以及寿命测试。而你说的情况 其实是两种情况 在年底对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发现确实发生了减值 那么就计提减值准备 确认减值损失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第二个方面 是说年底的所得税调整的问题了 其实 税法规定了时间摊销 那只是税法规定的 很多时候会计制度和税法是有冲突的 所以才会有年底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才会产生现在的可抵扣所得税差异或者应纳税所得税差异 最后产生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 (无形资产摊销产生的所得税差异一般都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中)比如 年底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的时候 税法规定今年的摊销额为 10000 而这个无形资产的寿命不确定 但是今年确定他发生减值了 减值损失为 20000 但是税法是不承认减值的除非发生了真正的亏损 所以在计算应纳所得税的时候只能按照税法的10000*25%的来计算 这个时候就产生了 10000*25%的差异留到明年去冲减 这个就是明年可以抵扣的差异 就是可抵扣所得税差异 就进入了 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中去了 但是 你无形资产的账目还是按照原来的来做啊 。所以说 税法的计税基础 就是原来的账面 -税法规定的摊销额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