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2

四叶草人生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学完一科做题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agic侠女

已采纳

2022中级会计9月3日至9月5日考试备考进入倒计时。基础薄弱或者平日工作比较忙的考生可以报2科(会计+经济法),时间充裕或者基础比较好的考生们直接报3科就好,要对自己有信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一、【关于中级会计做题】

1从考前3个月开始,建议每天至少做20道题,2道主观题+18道客观题,记得整理错题集!考前复习回顾错题,再做一遍很重要。

2真题、母题、轻一、轻四都是比较成熟的题,手机题库也要选择大机构的。(不建议做其他的题,不成熟,有些题甚至答案都是错的,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误导大家)

二、【关于学习计划】

中级会计建议进行三轮复习。

第1轮夯实基础,以听课为主,客观题为辅;

第2轮把只是变成自己的,主客观题+解决重难点:

第3轮考前冲刺,做题改错回顾知识点+全真模拟+背重点。

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如图二的学习计划表)。跟着计划学习打卡,督促自己养成每天听课做题的习惯。前期如果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期80%要弃考了,自律自律自律!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中级会计学完一科做题吗

226 评论(9)

小熊猫球球酱

按照中级会计职称三科的难易程度和各科的特点,建议以这样的顺序来学习备考,财务管理—中级实务—经济法,因为经济法知识点杂、碎,还涉及到很多的法条和制度,最后学习的话,记忆线不会被拉的太长。 财务管理和实务呢,综合性较高,甚至需要大量的应用和计算,先学完这两科,后面每天保持计算练习,完全可以稳得住。 其次就是,想顺利备考,成功考过,那还是用网课吧,我试过看书备考的,太坎坷了,自己看了什么也不知道,看不懂学不会,每天就知道背定义概念,自我欺骗。后来用网课南文文核心800题进行辅助学习,看完书就学习对应章节的南文文课程,掌握知识重点,然后通过知识点在习题当中的应用去理解,去记忆,真的不是很费脑子。 而且它习题对考点的把握很准,我考前去做真题的时候就发现了,南文文里面讲解的习题题型考点和历年真题卷里面的不差什么。整个学习备考还是挺顺的,成绩出来了完全不紧张,因为过线都是情理之中。

136 评论(9)

五月mother

中级会计师备考大量做题真的有用吗?通过中级会计师考试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很多同学在备考之初就做了大量的题,想通过刷题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大量刷题真的有用吗?小编带大家理性分析,高效备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以课本例题为基础,加深理解

想要在准备中级会计考试中稳步推进,课本中的例题不容忽视! 在中级会计教材中,很多知识点后面都会有相应的实例训练,还会提供相应的实例分析。教材中出现的例题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做题时,要认真研究和理解这些题,这不仅是为了巩固知识点,也是为了重新梳理知识点。同时配以例题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想要不断提升自己,教科书里的例题是每个考生都必须做的!与2021年的教材相比,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的教材变化很大。因此,新教材中的例题一定要搞清楚。

二、以历年真题为导向,把握方向

认真学习历年真题,对参加中级会计考试的考生大有裨益!历年真题的价值不言而喻,是每个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备考时,把往年考试的真题研究清楚,对考题的方向和规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知己知彼。 同时,通过学习历年真题,可以提前了解中级会计考试的答题步骤,掌握答题节奏,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考生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历年真题!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290 评论(8)

大美美美女

了解下科目的难度特点。

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中级会计实务》算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个科目,学习时应花费较长时间。而且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有整体性思维,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经济法》内容多、杂、细、枯燥,但考题灵活,所以需要大量的记忆,却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要在理解法条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不容易混乱。《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并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大,要多做题多理解公式背后的含义。

再次,分析自己的备考能力。

自己是上班族、妈妈级还是全职备考考生?如果是上班族、妈妈级考生,那你的精力一定是有限,在备考过程中必然不能分出很多时间来学习,那么建议你分两年通过考试,第一年报两科,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或者经济法+财务管理,如果你是全职备考考生,时间充足,建议一次报三科。

最后,要有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一次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在刚刚开始复习时可能就会被复杂的知识点难住,此时不要钻入牛角尖,遇到不会的,先放过,继续往后学,学完后边的,前边不懂的可能就理解了,自己对考试要充满信心。考生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天怎么分配学习时间,听课、看书、做题的时间如何分配等等,自己都要规划好,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备考路走得顺畅。

31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