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穿梭
1.通常来说,期末的时候成本必须进行结转分配的。生产成本要在个各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完工未完工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里。但是如果企业采取分批法计算成本,完工时候才结转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也就是说,如果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的话,期末肯定要结转,如果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的时候完工月份的月末才结转。2.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时候,完工的那部分:由“基本生产成本”转至“库存商品”,而未完工那部分成本留在“基本生产成本”借方,表示在产品的成本,而不是转到“库存商品-未完工产品”(这个科目是不存在的)。 年末的时候,“生产成本”可以有借方余额,表示还有在产品,但是“制造费用”是一定没有余额的,均分配结转至了“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借方。
凉风正正
其实未确认融资费用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本金和利息。所以应付的本金余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所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
馨悦心辰辰
作为会计科目来说,制造费用等“费用”是当期没有余额的,可以直接计入的计入,进行分配的需分配计入生产成本,期末结转为零。而生产成本科目是可以有余额的,它记录的就是未完工产品的成本(在产品)。当完工后结转该产品成本进入存货(产成品),当销售时结转产成品成本。(一般来说生产成本都有余额,如果只接了一批生产任务,结束后就停产了那么全部结转计入该产品成本)所以你理解的也不错,生产成本只有完工后才结转到产成品里。如果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尚在加工中的产品,还必须将为制造该产品已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便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北京吃贷123
如下参考:
第一部分为基础(1章),主要阐述了会计理论部分。
第二部分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共八章,2-6、9-10和13章)。
第三部分是财务报告(三章,17-19章),是本科专业的重点。第四部分是某些特殊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共八章,7-8,10-12,14-16章)。
第五部分是政府会计与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会计。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科目知识覆盖面比较大,备考时,书上的任何知识点都不应该放过!
注意事项:
《财务管理》:题目大,计算密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财务管理》共10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第一、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是财务管理工作(第3、10章),主要介绍预算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三部分是财务管理内容(第4-9章),主要介绍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入与分配管理,是本科专业的核心章节。
财务管理与各个科目息息相关,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把相关的章节放在一起学习。这部分对计算能力弱的考生讲,有一定难度,在学习过程中,最好将相关公式再推导一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平时多做练习,做类比、类比推理。
《经济法》:知识点多而杂,容易混淆,难度不大。
经济法的主体内容包括8章。第2-7章涉及到非常重要的主观问题。有很多法律法规需要记住。学习的时候要理解并记住。
学习计划:一切都是事先做好的,而不是事先做好的。做一个学习计划,首先解决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问题,然后找出可用的时间,使时间,每一天作为一个单元,合理分配学习,复习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一个接一个地征服。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