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57

创艺麦香包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asset哪边增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犬黑犬97

已采纳

资产类科目的余额方向在借方记增加

成本费用类科目的余额方向在借方。

负债类、权益类、收入类的科目余额方向在贷方。

方向为借方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方向为贷方的, 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资产类的备抵科目(如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增加记贷方。

会计asset哪边增

206 评论(14)

是芬妮呀

当然不是,资产和费用是左边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左边减少

356 评论(12)

红泥娃娃

资产类账户金额的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资产类备抵账户比如累计折旧等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资产类科目的余额方向在借方记增加。

成本费用类科目的余额方向在借方。

负债类、权益类、收入类的科目余额方向在贷方。

方向为借方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方向为贷方的, 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资产类的备抵科目(如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增加记贷方。

扩展资料:

1、资产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帐法中的记帐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是一样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方

284 评论(14)

萌萌cxm1004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的科目有:

1、资产类科目: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

2、费用类科目:比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

借方减少,贷方增加的科目有:

1、收入类科目:比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2、负债类科目:比如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3、权益类科目:比如实收资本

记账规则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会计口诀

194 评论(11)

快乐糖糖K

资产类科目是借方记增加。

借贷帐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帐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

1、资产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账户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286 评论(10)

香城宝地邑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般来说资产+费用是 增加计入借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是 增加计入贷方但是也有很多例外的,比如资产里的累计折旧和各种减值准备是增加计入贷方的负债里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是增加计入借方的。所以还要多读多记,不能一概而论

83 评论(15)

后颈伤痕

首先单词翻译 debit n.借方; 借方帐目; 缺点,弊端; vt.记入借方; 所以“debit”在借贷记账法里中文表示为“借方”,表示资金的去向。简写 Dcreditn. 信用,信誉;[金融] 贷款;学分;信任;声望vt. 相信,信任;把…归给,归功于;赞颂所以“credit”在借贷记账法里中文表示为“贷方”,表示资金的来源,简写 C因此你的问题可以问作“资产里的借方为什么是增加,贷方是减少,而不是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我国采用的“借贷记账法”,它的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里经济业务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即去向和来源)分为六要素: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它们的关系为静态: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动态:收入-费用=利润其中资产、成本、费用是去向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是来源类科目,则与之相反: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如:银行存款是去向类科目,收时表示增加,是资金的流入,我们可以控制的,写在借方;支出表示减少,是资金的流出,给别人的那部分我们不可控制了,写在贷方。 应交税费是来源类科目,确认需要缴纳时表示增加,写在贷方,我们;实际缴纳时表示减少,写在借方。 举个栗子:某一般纳税人销售产品一批,价款10000元,应交增值税17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收入,那么会计分录为: D:银行存款 11700 C: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00假设每月没有发生其他业务,当月以银行存款缴纳增值税,分录为: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00 C:银行存款 1700————————————————————————————————————————第一次回答这么认真呀,希望有用,

22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