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龙fighting
财务会计三张报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1、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2、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3、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4、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蓝水晶朵朵
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具体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资产负债表 两个基本点:利润表反映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化(净利润本年累计数= 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期初数);现金流量表反映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三大报表印证出的美 从会计报表的角度来讲,资产负债表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称”之美,利润表所表现出来的是“高度”之美,而现金流量表所表现出来的是“健康”之美。资产负债表说明人生需要努力去创造出一个好的“底子”,损益表说明人生需要做出一番事业,也就是要有一个好“面子”,现金流量表说明人生需要规划好,要会过"日子". 三张报表的项目都是活泼的 三张报表的项目都是活泼、跳跃的。比如现金跳啊跳,跳成了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管理费用等;原材料跳啊跳,跳成了在产品、产成品;固定资产跳啊跳,以折旧和减值的形式跳进了利润表;产成品跳啊跳,以收入成本的方式跳进了利润表;现金跳啊跳,跳进了现金流量表——其实,它们都在跳舞…… 报表恒等式——大柜子和小抽屉 资产负债表恒等式,好比一只大柜子,左边装资产,右边装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恒等式,好比装在所有者权益里面的小抽屉,收入就是流入小抽屉,成本费用就是流出小抽屉,余下来的作为本年利润留在小抽屉中,是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读三大报表 解读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中唯一的主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要是没有利润表,通过对净资产的期末数与期初数进行比较,照样可以计算出当年的利润数额;要是没有现金流量表,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余额增减的比较,也是可以计算出当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多了这两张表,只是多了明细反映而已。 解读利润表 为什么要有虚账户?实际上所有的虚账户都是实账户"本年利润"的明细账户,说明企业净资产增减变化的原因。如果没有虚账户,也可以得出本年利润数。在外部投入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净资产的增减变化数就是本年利润。但我们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所以就有明细的虚账户,就有了利润表。 解读现金流量表 从资产负债表上完全可以计算出本年度现金的增减变化数额,为什么还要编现金流量表?那完全是由于外界想了解这个现金流量的来源,是来自企业经营活动,还是投资活动,抑或是融资活动。假定企业经营活动产生负现金流,如果企业利润表还有赢利的话,就可以看出应收账款里面可能有水分了。 三大报表的用处 现金流量表:给企业验验血 老板一般是不关心利润的,他就盯住银行账户上的那点钱,以及想想有没有钱还债别让债主上门,有没有钱给员工发工资别让员工讨薪,有没有钱购买生产资料,要不要再借点钱等等。他干完赚钱、花钱的事情,再辛苦会计人员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进行归类,然后就有了这张透视企业“血液”的现金流量表。 利润表:老板不爱看也要看 老板一般是不看利润表的,因为他可能看到表上有不少净利润,可是账上钱却没了,所以老板一般是看账上有多少钱,但为什么还要有利润表的存在呢?我想,其实根本的原因不是计量企业赚了多少钱,而是为了计量所得税的需要而存在的,所以企业的净利润一般是按照老板想交多少税而定的。 资产负债表:企业的完美平衡 资产负债表就是判断你的资产中有多少真正是你自己的,有多少是通过负债转化而来的。你看资产负债表的左边,看到的全是资产,这是根本,是可以用的资源;你再看它的右边,是为了解释左边而存在的,说明左边资产的来源。就像万物有根有源一样,左边和右边是对称平衡的,所以资产负债表也可称为资金平衡表。 猜你喜欢 1. 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关系 2. 财务报表编制心得感受 3.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问题与优化方法 4.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 5.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6个(3) 6. 财务报表论文摘要
玲玲--00
会计三大报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同损益表的表间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损益表的未分配利润项。
资产负债表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
至于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很多的运算才可以说明,比较复杂。
表内基本勾稽关系:
在会计上,目前我拥有的一切,就叫资产,而借来的钱,就是负债,自己的,就叫权益。这就是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内部“勾稽关系”。
利润表中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于利润。
往来原值(应收、其他应收、预付)-坏账准备数=报表往来净值
非流动资产原值-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摊销=报表净值
资产表合计数=负债权益表 负债+所有者权益合计数
扩展资料:
会计报表是对日常核算的资料按一定的表格形式进行汇总反映和综合反映的报告文件。由于日常核算资料具有零星、分散、量大等特点,为了便于各级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情况及其效益,必须将日常核算的资料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口径进行汇总和综合。
会计报现在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的会计人员根据一定时期(例如月、季、年)的会计记录,按照既定的格式和种类编制的系统的报告文件。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扩展,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不断增加,仅仅依靠几张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或不能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报表以外的附注和说明提供更多的信息。
会计的三大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2、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会计报表
JoJo爱次肉
1、会计三大报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报表科目基本勾稽关系:资产表-货币资金=现金流量表-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其他货币资金金额;资产表合计数=负债权益表合计数利润表-净利润=负债权益表-未分配利润(期末-期初)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计数=负债权益表-所有者权益合计数。
2、表内基本勾稽关系:往来原值(应收、其他应收、预付)-坏账准备数=报表往来净值非流动资产原值-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摊销=报表净值;资产表合计数=负债权益表 负债+所有者权益合计数。
扩展资料:
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是会计考试必考内容,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相等.这其中按损益表计算各项目计算方法如下:
①本(上)应交增值税本期金额=本(上)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17%-本(上)期进货×17%;
②本(上)期营业收入=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金额
③本(上)进货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金额+本(上)期损益表中"营业成本"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初金额
④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⑤本(上)期应交所得税=本(上)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
⑥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应交增值税(7或5%+3%)
⑦若是小规模纳税人则以上都不考虑,可以用以下公式:
⑧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报表中的营业收入是不含税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报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