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乾宝宝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上在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价。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值进行计价,并把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列作当期损益。这里所讲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帐面成本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预计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1.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 提示? ]当存货可变现净值小于存货成本时,“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存货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
3.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提示1? ]已售存货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等,贷记“库存商品”等。库存商品在实现销售时,需要关注该库存商品是否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 提示2? ]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关键点),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 提示3? ]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 提示4? ]企业将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用于在建工程,应当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以上为[ 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环球青藤教育官网!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依我以希
以下方法:1、个别计划法: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2、先进先出法:用先购入的存货单价数量,先登记发出成本再来结存期末成本(物价上升,易高估利润)3、移动加权平均法:工作量大,一般不用也不考。4、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利于简化计算、不利于日常管理与控制)
浩予妈妈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上在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价。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值进行计价,并把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列作当期损益。这里所讲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帐面成本净值,而不是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预计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04年8月6号
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存货要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用可变现净值来测试存货是否减值)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存货的期末计量---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1.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发生部分减值):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存货完全没有价值):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