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5

追梦的风筝12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计提应付利润会计分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蒸蒸鸡蛋

已采纳

1.假设本年实现净利润为200万元借 本年利润 200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02.按净利润的10%提法定盈余公积,按4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借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200*0.1)借利润分配: 应付股利 80(200*0.4) 贷 盈余公积 20 贷 应付股利 803.同时,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贷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200*0.1)贷:利润分配 :应付股利 80(200*0.4)

计提应付利润会计分录

160 评论(15)

L..好菇凉

会计分录如下:按净利润的百分之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金额=净利润*1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金额=净利润*10%)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金额=净利润*10%)按净利润的百分之40计提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提取应付利润 (金额=净利润*40%)贷:应付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金额=净利润*40%)贷:利润分配--提取应付利润 (金额=净利润*40%)编制会计分录的注意事项:1.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2.另外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式左边所对应的科目是: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等式右边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 4.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①.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②、确定涉及到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③、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④、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会计分录编制格式:(1)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一借一贷:借:科目A 金额1贷:科目B 金额1多借一贷:借:科目A 金额1借:科目B 金额2贷:科目C 金额1+2一借多贷:借:科目A 金额1贷:科目B 金额贷:科目C 金额1-2(2)先借后贷,借贷同行,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一借一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乙 金额1多借一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借方科目乙 贷方科目空 金额2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一借多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乙 金额2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66 评论(9)

宁波的的汤圆

按净利润的百分之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借:未分配利润-累计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百分之40计提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借:未分配利润-累计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按照股东设置子母)供参考。

215 评论(10)

Joey玖玖

总公司收到分公司交来的利润会计分录如下:按规定计提时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贷:应付利润同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应付利润支付时借:应付利润贷:银行存款资料扩展:分公司向总公司上交管理费或例如处理的问题:1、建筑企业的分公司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因内部管理需要而设立,但并未办理工商登记的分公司,这种内部分公司多与总公司在同一地区;二是异地施工迫于当地要求而办理工商登记的分公司。2、对于内部分公司,其实质上属于事业部,不具备独立的纳税资格,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是以总公司名义开展,也是以总公司的名义开具发票。在会计核算上一般与总公司分账核算,在编制报表时,需要由总公司进行汇总,通过总公司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因此,内部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发生业务往来均不涉及任何税收。上交利润或者管理费,一般通过「内部往来」科目核算。3、对于办理工商登记的分公司而言,一般为独立的增值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方面,又可分为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和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4、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发生业务往来,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应当计算缴纳增值税,如上交管理费、调拨资金、转售材料货物等;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不缴纳增值税,如上交利润。5、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独立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分公司为纳税主体,核算其收入、成本、费用、损失等。向总公司上交的管理费,如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凭总公司开具的发票可在分公司税前列支;总公司相应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如向总公司上交税后利润,则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可直接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以总公司开具的收据做为会计凭证。6、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与总公司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或者适用总分机构汇总纳税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总分公司为一个纳税主体。分公司向总公司上交的管理费或者利润,无论增值税如何处理,会计上如何核算,均不影响总分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

152 评论(10)

天使之懿727

借 银行存款 贷 利润分配-某分公司转入

135 评论(13)

朱迪迪迪

第一步:提取各种准备金,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应付利润第二步: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 30000 贷:应付股利 30000第三步:支付股利 借:应付股利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拓展资料:一、什么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的常用方法1、层析法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1) 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2) 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3) 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4) 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5)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2、业务链法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3、记账规则法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29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