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2

little1208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外部环境考验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电冰箱5

已采纳

摘要:有人曾说过:“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也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可见,道德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丢弃的,是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底线。会计职业作为所有行业的经济掌权人,其道德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更是举足轻重。本文就如何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机制作出以下论述。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中,会计职业处于各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前沿,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物质财富越来越充裕的影响下,其价值观念能否受到影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对我们从事财务工作人员的一个考验。因此,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建设成为必然。一、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他们的道德必然体现着全民族高尚道德的共性。就整体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及其相关领导的职业态度都是端正的、可靠的,职业道德素质较高,没有他们的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工作和劳动,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职业领域里,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这都属于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行为的原因和表现主要有:(一)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贪财贪色贪权会计人员中的极少数一部分人,由于自身道德修养不够,为了追求奢侈生活、个人享乐,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采用欺诈、弄虚作假的手段大量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如被称为“新疆第一贪”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侯俊杰,在被捕前是新疆建设兵团棉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为博得其情妇的欢心,他利用手中职权,采用销毁原始凭据重新做账,重复入账减少公司利润,虚挂虚冲等手段瞒天过海,侵吞棉麻公司、农一师棉麻公司、通联公司等单位公款上千万元,将巨额国有资产占为己有。(二)单位领导的压力,失去职业道德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会计人员主要是在单位直接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使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经常面临被辞退、下岗、失业的威胁和压力,会计人员如果不听领导的安排或不按领导的意图办事,就可能失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平常较为敬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强令其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时,出于无奈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失去原则违心操作,有些人甚至沦丧了职业道德,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易于逃避外部监督。(三)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建设以上是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现状,这也从分反应了我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体系亟需进一步的完善,以下是笔者对此提出的几个建议:(一)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建立的外部环境需进一步改善。首先,必须健全和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利用法律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条文化,加大法律的约束力及监督力,让那些处于会计职业道德边缘的从业人员能够悬崖勒马,按法律办事,让从业人员无空子可钻,无漏洞可说;还有就是加大法律奖惩力度,也可以进一步改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儆效尤,杀一儆百,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其次,推进企业产权改革制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确定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确保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以防止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现在很多会计之所以可以在企业或国家财务账本中“游刃有余”,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企业产权划分不规范,责任制约关系落实不到位,因此,企业实行产权改革是可以在外围上防止因会计道德的缺失而造成的损害。再次,全社会形成社会合力,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市场经济发展史表明,“崇尚伦理道德”成为一种新趋势。随着市场经济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在会计从业活动中,重视会计伦理道德建设成为必然。否则,市场经济就会在不公平竞争中迷失方向,演变成“官商权利经济”、“虚假欺诈经济”、“贿赂垄断经济”。所以,会计行业推崇伦理道德,这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必然发展与要求。(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建立的自身环境也需进一步改善1、精通的业务知识是基础会计人员首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就是要精通业务,只有精通业务,才能胜任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必须对会计从业活动中各种情况进行灵活处理。这就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精通业务,面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新经济事项,才能准确地做出专业判断,并进行客观地记录、反映,为企业、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2、提升会计的道德素质是关键众所周知,一个有能力的聪明人若走上邪路比普通人更可怕。因此,会计人员在精通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会计人员要以朱总理提出的 “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 ” 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工作。要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要有忠于事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荣誉感。3、会计人员熟悉法规是保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 处处涉及到执法守纪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必须通晓并遵守财经法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自身思想素质修养,既懂得用法律来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又懂得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知法依法。三、结语不断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只有通过社会、法律与道德等多重约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健康发展的各种障碍,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2]李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3]周红,林学明.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思考及教育途径[J].《财会探析》,2007(12).[4]王建辉.加强我国伦理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J].《企业经济》2006(9).

会计外部环境考验

119 评论(8)

赫拉克里斯

内部环境分析包括企业资源分析、企业能力分析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1.企业资源分析 企业的资源主要分为三种: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组织资源。在企业资源分析中,企业应当全面分析和评估内部资源的构成、数量和特点,识别企业在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1)有形资源分析。有形资源是指可见的、能用货币直接计量的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 (2)无形资源分析。无形资源是指企业长期积累的、没有实物形态的、甚至无法用货币精确计量的资源,通常包括品牌、商誉、技术、专利、商标、企业文化及企业经验等。尽管无形资源难以精确量化,但由于无形资源一般难以被竞争对手了解、购买、模仿或替代,因此,无形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3)组织资源分析。组织资源是指企业协调、培植各种资源的技能。组织资源比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更加难以准确界定,它蕴含于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控制系统中,是企业实现目标的经营风格或行为方式,决定着企业内个人互动、协作和决策的方式。 企业的内部资源条件决定了其能否和如何有效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消除可能的威胁,从而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在战略分析中,企业应当全面分析和评估内部资源的构成、数量和特点,识别企业在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2.企业能力分析 企业能力,是指企业配置资源并发挥其生产和竞争作用的能力。能力来源于企业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整合,是企业各种资源有机组合的结果。企业能力主要由研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组成。 研发能力已成为保持企业竞争活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研发活动,能够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从研发计划、研发组织、研发过程和研发效果几个方面进行衡量。 生产管理能力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即生产过程、生产能力、库存管理、人力管理和质量管理。 企业的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引导消费、争取竞争优势以实现经营目标的能力。企业的营销能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种能力:产品竞争能力、销售活动能力和市场决策能力。 企业的财务能力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筹集资金的能力;二是使用和管理所筹资金的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衡量:(1)职能管理体系的任务分工;(2)岗位责任;(3)集权和分权的情况;(4)组织结构(直线职能、事业部等);(5)管理层次和管理范围的匹配。 3.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要素是:对顾客有价值、与企业的竞争对手相比有优势、它很难被模仿或复制。 企业具备多种资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相反有的可能会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战略分析的一个重点是识别哪些资源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9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