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1

宝宝的口红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准则国内外比较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躲在WC数钱

已采纳

1、存货对采购成本的计量上,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我国准则采用总价法 。2、建造合同上,国际准则允许将采购合同订立的相关费用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我国准则确认为当期费用 。3、固定资产准则中,国际准则对非同类固定资产交换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利得或损失。我国准则要求以换出资产帐面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对处置固定资产的损益,国际准则允许计入当期经营活动损益,我国准则要求列为营业外收支。对无形资产同样如此。4、收入准则中,国际准则仅规定了收入计量一般原则,我国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利息收入等确定了单独的计量原则5、借款费用准则中,国际准则允许资本化的对象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我国准则只包括固定资产。6、关联方披露方面,国际准则不涉及合营企业,我国准则视合营企业为关联方。7、投资准则中,国际准则要求将投资成本与投资者享有的在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中的份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并进行相关处理,我国准则确认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摊销入损益 。

会计准则国内外比较

196 评论(12)

我知道你会

中美会计准则有实质性差别。

美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规则导向,更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和盈余管理。目前的USGAAP共168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准则,哪里出了问题,立马会有相应的准则制定出来。

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原则导向,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采购谨慎性原则、减少方法的选择、充分披露,以此来克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财政部自2006年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陆续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3个解释公告。其中,在3号解释公告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其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一旦出售,就会进利润表,以综合收益的形式反映。新准则修订了资产的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淡化了“过去交易”,主要也是为了配合“未来”交易,如亏损合同等。

242 评论(11)

美美meme

你好,两者在会计处理方面上的10项主要差异,包括:固定资产采购计价、借款费用资本化、非货币性交易、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商誉、研究与开发费用、开办费、资产类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所得税。1、固定资产购进计价:根据中国的标准,固定资产一般按其历史成本或净值计价。折旧方法的变更视为会计政策变更。国际标准规定,固定资产计价应考虑公允价值的影响,包括资产重估和折现的影响。折旧方法的变更视为会计估计变更。2、借款费用资本化:按照中国标准,购建固定资产专项贷款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满足资本化条件时予以资本化,直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资本化金额=贷款利息+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国际标准规定,用于建设资产的一般借款,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资本化金额=所有专项借款费用-临时投资收益。3、非货币交易:根据中国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的资产,按照转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入账。国际会计准则区分类似和非类似资产互换,规定从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的类似资产,按照交出的资产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入账,不同类型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收回的资产价值,损益=转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出资产的公允价值。4、短期投资:中国标准规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仅将跌价损失计入损益。国际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市场价格和成本的损益变动计入损益。5、长期投资商誉:中国标准规定,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债权投资按成本计价,债权计入资本公积。国际标准规定持有至到期的债务证券投资,按照取得的可辨认可折旧/摊销资产的加权平均剩余寿命按成本摊销。如果负商誉超过FV,超出部分立即确认为收入。拓展资料:一:什么是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34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