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2

鸭梨山大痕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置换债券会计处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aby晴晴

已采纳

法律分析:债务置换大约在同一时间购买和销售,有效迅速地使用旧债券换得一套新的债券。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置换债券会计处理

187 评论(13)

多收了三五斗啊

首先要说的是,地方置换券与地方自发自还地方债券一样都是政府债券,发行是一样的,但是用途不同。置换券只能用来偿还地方政府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可能还有以前逾期的债务。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其通过融资平台在银行获得的贷款。如果是商业银行自行购买债券,则是一种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的调整。但到底是不是中国版qe呢?《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不得直接认购政府债券。好了,问题来了。万一商业银行不愿意认购或者没钱认购呢?中国人的曲线思维就发挥作用了。人民银行可以通过psl或者再贷款给商业银行让其来认购债券。这跟qe就差不多了吧。而且,3月和6月财政部分别下达了1万亿元的置换额度,会不会逼升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呢?这应该还是需要一定的流动性来支撑。给你打个比方,个人理解,若有错勿喷。举例:我(商业银行等债权人)去年贷款给你(地方政府)十块钱,今年到期,本息共计12块钱。可是由于你积极进取,为保gdp而投资巨大,碰巧今年你基础收入降低(15年国内经济吃紧,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卖地收入与税收减少),偿付这12元本息很有压力。怎么办呢?政府和银行不都是国家的嘛,这手心是肉,手掌也是肉啊!也不能亏银行吧。这时,你妈妈(央行,就是央妈,还有财政部)出面了(为了形象,在这只能说你妈妈出面了,勿怪)。妈妈根红苗子正,位高权又重,你自然听她的,而我也非常相信她。于是,一桩妥协折中交易诞生了:妈妈说大家都一家人,别伤了和气,不如这样,由你(地方政府)来发行个债券,利率低期限长,你自然非常乐意。而我呢,我可以接收这些债券来充抵你的债务,由于这些债券有地方政府信誉担保,非常靠谱,可以交易可以抵押,流动性也比较高,总比成了不良贷款要好。还有一种方式呢,有人愿意来购买这些债券。那我得到的就是现金。但是我肯定会损失一部分利息,比如只有11块钱(实际中损失可能更多一些)。但是我总归是收回来了,你(地方政府)要是耍赖不还钱,我也不能去告你吧!而且现在你(地方政府)身上还有一些逾期的债务呢。得,就这样吧,反正我也算赚了。大体的我就是这么理解的,有些细节地方没有理解到位。

224 评论(13)

水儿依依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分录:借:银行存款,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264 评论(13)

尘世任我行

发行:借:银行存款 206 贷:应付债券——面值 2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6第一年年底:利息:200*3.6%=7.2溢价摊销:6/3=2借:财务费用 9.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7.2第二年年底同第一年年底:利息:200*3.6%=7.2溢价摊销:6/3=2借:财务费用 9.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7.2第三年年底:1、利息:200*3.6%=7.2溢价摊销:6/3=2借:财务费用 9.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7.22、支付本息:借:应付债券——面值 200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21.6 贷:银行存款 221.6

16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