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8

rosebonbon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企业人力资源会计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明亮宜家

已采纳

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仍处在学习和研究的阶段,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还有很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尝试,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加以实践并不断总结和完善,现在我们已清楚地看到,这个理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已逐渐走向成熟。

一、人力资源会计现状

目前,国家逐步引入人力资源会计,但是发展相当迟缓。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运用中存在着对人力资源的计量以及资本化的情况,由于这些潜在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人力资源会计难以有效的满足人们,会计原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直接影响了相关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积极性,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不利于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系统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中的有效作用。

二、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必要性

(一)财务会计核算。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有很多的不妥之处。一是,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二是,人力资源投资支出的受益期不易辨别,其受益程度更是难以计量。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投资不断扩大,再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必然导致低估当期盈利,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三是,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情况,不利于经营者正确的决策。

(二)企业提高效益。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谁先争取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大的优势。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动力将会逐渐加大和重视。经济时代的到来让人力资源的因素对经营成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大,这就是人力资源会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内部管理。首先人力资源政策应当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一般包括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拨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四)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完善,促使了人力资源有更多的经济特征,要求确认人力资源的成本。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研究,国家可以掌握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维护的现状,从而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手段,促进人力资源的供求,确定好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三、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对于由于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安置、离职以及合法的超额投资支出等成本,由于受益期超出了一年,应予以资本化;由于人力资源的使用费用,受益期只是当期,应予以当期费用化。被资本化的那部分人力资源成本应先作为人力资产处理,再在各相关的受益期进行分摊,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可使各期产品负担的成本费用较为均衡,减小企业前后各期盈利水平的波动。

(一)历史成本法。主要以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安置、遣散等实际成本支出为相关的依据,并将其资本化的计价方法来做。历史成本法操作简便数据确凿不易出错,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历史成本和实际经济价值有较大的差异,人力资源的增值或摊销并不直接与实际的生产能力相符,拥有相同生产能力的职工所分摊的招聘培训等历史成本可能不一样,程度上削弱了人力资源计价的可比性和真实性,此法运用于一般企业。

(二)机会成本法。企业员工离职导致企业蒙受的经济损失为依据进行计量的计价方法。这种计价方法接近于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但与传统会计模式相差甚远,直接导致核算工作量繁重。机会成本法适用于雇员素质较高,流动性比较大且机会成本易于获得的企业单位,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

(三)重置成本法。在当前的物价条件下,目前使用的人员所需成本进行计量的计价方法。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由于雇员离去所导致的离职成本;另一个是取得、开发其替代者的成本费用。本种方法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决策上的重要性,但对什么是相同的.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到底是有多大的问题确定标准主观性过强,从而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

四、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在现有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需要不断的拓展,应把人的智力、知识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人的智力、知识不存在物质本身的实体,可以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的效益,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符合无形资产的概念。不断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对于我们转变观念、重视科学知识、重视人的智力要素,进而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并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二)建立统一的核算体系。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体现人力资源价值,应建立适宜的、模拟市场价格的核算体系制度,客观的去反映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成本价值。因此,应将人力资源纳入财务会计体系,并将财务会计对象由财务资源扩大到能够导致企业价值增值的财务资源与人力资源,将符合传统财务会计确认标准的部分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加以确认。

(三)人力资源理论法制建设。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赖以构建的基本理论供给的不足方面。因此,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要用法律法规进行确认,对其交换也应该有一定的法律规范意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结合人力资源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制订对应的人力资源会计准则,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的确认、核算、计量、报告与评价。通过不断的完善会计制度,运用法律的方式,更好的来确保企业对劳动力的所有权,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性。

(四)广泛宣传人力资源会计。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家都对信息的要求也不断的增强,尤其是对人才信息的需求日益浓厚,对人才信息的关注逐渐加深。对于人力资源会计,除了一方面加强对它的理论研究,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更好地解决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缺陷,消除对人力资源理解上的差异之分。另一方面还应该广泛的进行宣传和介绍人力资源会计,使大家都能认识到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必要性,增强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会计的迅速发展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企业人力资源会计

217 评论(8)

南京葫芦娃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与方法。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通过传统的会计方法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予以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将结果报告给管理当局及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一种会计管理方法。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主要涉及人力投资的核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汇集分配、人力资产的摊销、人力资产损失的确认等部分。

141 评论(12)

yy瘦胖纸

人力资源会计定义与特点

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是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内部管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人力资源会计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学中,对其成本、价值进行核算和管理。显然,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对象扩展的结果,是会计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结合的产物,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则是将人力资源会计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将其作为系统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来研究,是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人力资源会计的方法等知识体系和应用科学。它不是对传统会计的彻底否定,而是批判和继承、综合与发展的统一。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可作如下表述:人力资源会计是借助会计的基本方法,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人力资源变动信息的一种会计管理活动。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特点

人力资源会计是将人力资源引入会计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理论与方法,是通过会计方法和跨学科领域的方法,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有关人力资源信息的一门学科。人力资源会计除了具有会计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人力资源资本化

传统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的物质资源,而人力资源会计则核算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把企业控制的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将人力资源视为资产而计量其价值,将人力资源的价值视为资本而承认其所有权,这样,在会计要素中就需要增加若干新的.要素。关于新的会计要素,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内容中专门讨论。

2.计量单位多元化

人力资源会计仍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但由于人力资源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的很多特性,如职工技能的提高、工作态度等往往是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所以,人力资源会计还要采用其他的一些计量单位来说明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其中一些计量单位提供的不是精确的信息,带有模糊性,而这种模糊的信息更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是更高层次的客观、公允和真实。而且现代财务报告体系,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财务情况说明资料,非货币的计量单位完全能满足其需要。

3.研究方法多样化

人力资源既有与物质资源相同的一面,比如,都需要适量的投资,都能为会计实体提供未来服务,等等;也有与物质资源不同的一面。其关键的不同点在于,人力资源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而只能以人(劳动者)为其存在的载体。因此,有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项无形资产。由于人力资源的这种特性,人力资源会计既要运用传统的会计方法,又要采用社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会计既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分类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分类,由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会计,下面主要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两种分类方法。

1.按会计主体分类

按其会计主体的不同分类,可将人力资源会计划分为社会人力资源会计、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家庭人力资源会计。社会人力资源会计是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处理,核算社会人力投资成本、计量社会人力投资形成的价值、评价管理方案、预测投资效果等,它包括社会人力资源教育会计或人才会计、社会人力资源培训会计、社会人力资源卫生保健会计、社会人力资源保障会计、社会人力资源市场预测、社会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社会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等内容。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企业为主体,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会计处理,将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和人力资源投资形成的价值作为企业的人力资产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分析其市场需求、投资效益、进行投资决策等,它包括企业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内容。家庭人力资源会计则是以家庭为会计主体,将家庭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其社会价值作为家庭的人力资产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前述三种人力资源会计中,我们所研究的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会计。

2.按服务对象分类

按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分类,可将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划分为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人力资源财务会计是以财务会计方法为主要手段,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予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主要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货币性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由于对人力资源的会计处理不同,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可进一步分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生产者剩余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等多种不同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以管理会计方法为主要手段,利用人力资源的货币性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主要从价值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的选择、开发、配置、保护、价值分配和评价等,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它包括人力资源预测会计、人力资源决策会计等内容。在实际运用时,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往往紧密联系而难以明确区分。

四、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

人力资源会计通过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会计信息,发挥其积极作用。人力资源会计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能力

根据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人力资产价值及其变化情况,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作出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其中包括招募、雇用、培训、调动分配、工资报酬等方面的决策。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资源,只有在正确计量人力资源投资和损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作出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的经营管理决策。利克特在《人力组织的管理与价值》一书中曾经指出,过去很多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是立足于眼光短浅的人工成本节约观念,但从长远来看,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企业领导片面地强调节约人工的成本,而不注意人力投资,在人力资源耗损的情况下,短期内可能产生超额的盈利,但是,这种盈利现象是绝不可能持久的。因此,只有依靠人力资源会计,正确地核算人力资源的投资和耗损情况,才能制定出最合理的生产经营决策,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2.可以促使企业各个部门更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

在传统会计中,人力资源支出直接列为费用支出,这种作法不利于促使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关心其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情况下,在考核企业所属各部门的盈利水平时,须考虑各部门人力资源的占用因素,从而可以使各个部门更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例如,在实行投资中心的企业中,是以投资收益率(ROI)考核所属部门的经营成果的。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企业收益÷投资额。如果上述企业采用了人力资源会计,则其投资收益率公式应修正为:投资收益率:(常规收益±人力资源增减变化)÷(常规投资+人力资源投资)。式中人力资源增减变化包括人力资源的损失和自然增值。当企业职工在企业所属部门之间调动时,在各部门之间需要进行人员的“转账”手续,转出的部门可以减少资产基数,并可相应地减少利润指标。这种作法可以促使企业所属部门更有效地安排和使用人力。人力资源会计不仅可以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最佳人力资源构成的有关数据,而且还可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投资方面,采用资本预算编制程序,从而必然会加强对人力投资的控制和监督。

3.有利于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传统会计将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不加区别地看作成本,因此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比较多时企业会表现出比较低的会计收益;而在大量消耗前期的人力资源投资时却表现为比较高的会计收益。这与增加人力资源投入使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提高,而消耗人力资源使企业未来获利能力降低的事实相违背,因此无法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人力资源会计则能正确地区分人力资源的投资和消耗,使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和收益之间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配比关系,因而能够提供真正符合企业真实情况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

4.有利于控制和监督企业的人力资产

人力资源会计能够及时地反映企业人力资产的增值和耗减情况,例如,由于职工流出而尚未弥补的投资额,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职工的流转率。人力资源会计还可以提供合理制定工资和福利政策所需的会计数据,从而使企业能够保持最理想的职工流转率。

5.便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宏观经济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表,可以使政府机构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维护和开发情况有所了解。例如,政府机构可以对重视职工教育和福利工作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待遇;对于那些仍然持x理论(指不重视职工教育和福利工作,对职工采取强硬的管理办法)的企业,则课征一定的税收。

6.有利于改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

通过运用人力资源会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投资情况以及这些投资对企业的贡献大小。管理人员能够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运用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制定具体的管理政策。员工也可以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中了解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了解企业在自己身上的付出,从而增强自己对企业的责任感。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这种观念的转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加强管理人员同员工之间的合作,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14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