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哈韩哈哈规格化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管理会计差异分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油墩子2016

已采纳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45-50)×0.45×800=-1800(元)材料用量差异=(0.45×800-0.4×800)×50=20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800+2000=200(元)即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使成本下降了1800元,但由于材料用量超过标准,使材料成本上升20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200元。(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9-4)×5.5×800=-440(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5.5×800-5×800)×4=160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40+1600=1160(元)即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但由于实际耗费工时高于标准,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1160元。(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5.5-4/5)×5.5×800=480(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5.5×800-5×800)×(4/5)=320(元)变动制造费用差异=480+320=800(元)即由于实际制造费用分配率高于标准,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320元,两者相加,变动制造费用共上升800元。

管理会计差异分析

337 评论(15)

吃遍全宇宙!

差别损益法可将两种及以上的方案进行决策分析,以相关损益为比较指标,哪个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哪个方案就是最优方案,这样就可以进行决策从而解决管理会计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单只有一个方案可供决策,那么差别损益法是无法使用的,因为它只能用于显示该方案的相关损益,如果没有参照物作比较它就无法辅助决策。扩展资料:差别损益法是指在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时,以相关损益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相关损益指标是一个正指标,可用于两个以上方案的决策。企业经济活动都会以追逐利益并且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为经营原则和前提,同时追逐利益并且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理论依据,影响企业经营利润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收人、成本等指标,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必须通盘考虑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相关业务量和无关业务量三大因素。根据上述内容,则可以认为企业损益=收入-成本=(相关收入+无关收入)-(相关成本+无关成本)=(相关收入-相关成本)+(无关收入一无关成本)=相关损益+无关损益,由于无关损益与决策方案无关,是一个常数,所以要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亦即企业损益最大化),只要满足相关损益最大的条件即可。这样我们可对差别损益分析法的概念作如下表述:差别损益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相关损益,进而选择最优的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差别损益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适用于两个以上互斥方案的决策,且一般以表格方式反映计算和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更直观和清晰易懂。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应收账款信用决策,也可用于现金折扣政策及其他短期经营决策。

91 评论(13)

shuixinggege

(1)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量=[(6000+4000)/2000+0.4+0.2]*1800=10080单位变动成本=10080/1800=5.6因为边际贡献率=60%,也就是说变动成本率=1-60%=4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5.6/单价=40%.那么,售价(单价)就是14元.(2)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0.2=5.6元.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0.2+(2000+300)/2000=6.75元.第三问不会做.第四问因为两种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并没有考虑固定成本的因素.而完全成本法下考虑了固定成本因素,所以不同.

25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