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小姐
emmm,参考教科书,书上所述的“费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属于成本费用。但“成本”和狭义的“费用”,也就是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这玩意是遵照法律上交国家的,对于企业来说就算是经济利益流出吧,但也不算在日常的交易事务里。所以狭义上说,其实也不算是费用。我的理解就是,有点像你每个月税后10000,然后得给父母2000元给他们养老。这2000元其实不算你的开销,但还是给出去了,这个感觉……
辉煌人生
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属于成本费用类。
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是据以确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
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人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顶目的金额。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
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
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
右耳在聽歌
计入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 计入资产成本中的税金:车辆购置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进口关税,烟叶税。总体来说只有增值税是不计入成本费用的,因为增值税是流转税,价外税。
michelle850322
所得税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应交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需知: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其中,当期所得税就是当期应缴所得税,即: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