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5

暴脾气媛媛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考研专硕科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蜡笔1982

已采纳

会计考研考试科目根据专硕和学硕而有所不同,具体的考试科目如下:

会计学学硕:101思想政治,201英语一,303数学三,专业课四门课程。

会计学专硕:204英语二,199管理类综合,二门课程。

如果你要考学硕,就需要准备目标院校专业课和数学三的复习,对于数学三而言,高等数学(或微积分)占56%,线性代数占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占22%。因为涉及到的科目比较多,所以复习起来会比较困难,其中高等数学占分值最重。

学硕专硕考查科目区别

如果你要考专硕,初等数学、逻辑、写作这三门课程在一张考卷中,统称为199管理类综合。这是目前最容易的一门专业课,因为初等数学大多都是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只是考的更深入了些,至于逻辑也是大量刷题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

管综书籍

综合比较下来,会计学专硕的考研科目不仅少,而且复习起来更容易些,所以竞争也会更大一些,而且专硕不考政治,英语也是难度较低的英语二,至于自己更适合哪些科目,还是需要自己根据自身特点衡量的。

会计考研专硕科目

302 评论(12)

大尾巴喵姬

科目如下: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初试均为统考共两科科目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英语二。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由招生学校在复试中进行。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简介:

在我国普通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均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形式),主要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

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开始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两者学历类型均为普通高等教育(统招学历),其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318 评论(15)

panasoniccz

会计考研都考的科目是:英语、综合能力(包括财数学、语文与逻辑),复试政治,专业课以及英语听力和口语。

其中政治,专业课由各校单独组织命题,另两门为全国统考。

1、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又称专业会计硕士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为125300。

2、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会计专业考研分为专硕MPACC和学硕,专硕与学硕的区别:

专硕考试科目一共两科,管理类联考与英语二,总分300分。初试不考政治和专业课,相对轻松一些。但随着考研人数增加,专硕也越来越难,希望可以做好心理准备!

学硕同一般的专业一样,考四门:政治、英语一、数学三、专业课。此外,专硕一般是两年,学硕一般是三年。

205 评论(11)

清晨一叶浮舟

会计专硕的考试科目如下:

考试的难度:得平均分简单,得高分难,而会计专硕的考试分数普遍偏高。

数学考察内容: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和应用题。一共25题,时间要求在一个小时以内。

逻辑考察内容:形式逻辑,分析推理和论证推理。时间要求55分钟以内。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600字),论说文(700),时间要求一个小时以内。

综合的考试整体时间紧张,试题量大,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进行大量的训练。

英语(二)的考试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英语的复习要特别重视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训练。

178 评论(9)

莫小木木木

考2门科目,英语二和管理学联考。

会计专硕初试考试时间为1天,考试科目两门,满分300分:

1.英语二 100分。

2.管理学联考综合能力 200分。其中数学基础(只考察初等数学,无高等数学) 75分;逻辑推理 60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会计专硕报考条件具体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18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