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咖啡生活
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目的是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具体形式。
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
1、所谓法定性,是指滞纳金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款项,个人和其他团体都无权私自设立;
2、强制性,是指滞纳金的征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3、惩罚性,指的是滞纳金是对超过规定的期限缴款而采取的惩罚性的措施。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减税、免税。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第三十四条
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开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滞纳金
宇宙梧桐
上交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企业发生的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常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按照最新的会计准则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按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
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金”,按其差额,贷记“资产处置损益”,或借记“资产处置损益”。只有当无形资产报废时,按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营业外支出。
扩展资料: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原材料”等科目。
确认盘亏、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等科目。
期末,应将“营业外支出”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是企业财务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滞纳金是指税务机关基于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事实,而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附带征收。各国法律对滞纳金的法律性质的认定并不一致,大体包括以下几种:
1、损害赔偿说。该说认为,税收债务是一种公法上的金钱给付之债。当清偿期届满时,如果纳税人不能如期履行义务,就会构成迟延履行,进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失,需要通过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方式加以弥补。基于此,滞纳金的比例不能太高,虽然其可以高于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率,但是大致不能超出民间借贷的利息率太多。
2、行政处罚说。该说认为,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未及时缴纳税款的一种经济制裁措施。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滞纳金具有惩罚性,滞纳金即罚款。
3、行政秩序罚说。依照此说,滞纳金是对纳税人过去违反税法义务行为的制裁。如果按照这种理解,滞纳金与罚款实际上没有任何差别,将滞纳金列入税收附带债务也没有合理性可言。
4、损害赔偿兼行政执行罚说。该说认为,滞纳金主要是一种迟延履行的损害赔偿,但同时也兼有行政执行罚的性质。如果滞纳金只是一种行政执行罚,那么在征收滞纳金的同时,还应该加计利息。然而实际上,滞纳金与利息从来不会同时课征。
可以看出,以上学说多是从行政法的角度认定滞纳金的法律性质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外支出
改变心态1234
滞纳金是对没有按时缴款的一种惩罚制度,滞纳金是利滚利的,严重时还影响到个人的信用.对于未能在到期还款日营业终了前偿还最低还款额的,除应按期计付贷款利息外,还应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支付滞纳金。滞纳金是对持卡人不能按期足额偿还最低还款额的惩罚。 连续两次(含)以上在到期还款日营业终了前未能足额偿还最低还款额的,发卡机构可以停止该卡的使用。
发呆2011
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
我国法律中最早出现滞纳金条款的是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发展至今,其已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应对迟滞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措施,适用的范围既包括行政行为,也包括民事行为。例如,在银行以及水电气等行业,都可以看到滞纳金的身影。
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这个问题只规定了加收条件和比例。时至今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似乎对滞纳金的性质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比如,有人认为,滞纳金是行为人怠于履行金钱义务,而应该承担的补偿责任。也有人认为,滞纳金实质上是一种惩罚措施。还有人认为,滞纳金兼具补偿性和惩罚性,等等。
扩展资料
法里面有规定滞纳金的计算方式为应纳滞纳金=应纳税额×天数×0.05%。所以企业在发生滞纳金财务往来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笔帐应该属于哪个科目,一般的处理方法会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因为滞纳金是属于惩罚性质的支出,在做会计分录的时候,应该分两个步骤来做:
第一个是
借:营业外支出-税款滞纳金
贷:银行存款
补交滞纳金的时候,可以直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营业外支出——税款滞纳金
贷:银行存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滞纳金
狂狼行天下
滞纳金就是信用卡使用用户在还款日到期前还款金额未达到最低还款的时候,收取的罚息费用。滞纳金的收取一般来说是按照未还款部分的5%进行收取,银行还会每天再对滞纳金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不过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滞纳金费用,取消滞纳金之后如果持卡人在还款日之前未按要求归还最低还款,那么银行会通过协议的形势于持卡人进行违约金费用标准的约定。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北京大妞轩儿
滞纳金是对没有按时缴款的一种惩罚制度,滞纳金是利滚利的,严重时还影响到个人的信用.对于未能在到期还款日营业终了前偿还最低还款额的,除应按期计付贷款利息外,还应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支付滞纳金。滞纳金是对持卡人不能按期足额偿还最低还款额的惩罚。 连续两次(含)以上在到期还款日营业终了前未能足额偿还最低还款额的,发卡机构可以停止该卡的使用。相关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据何种标准计算电话费滞纳金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清理欠税工作严格执行税收滞纳金制度/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局关于严格执行税收滞纳金制度的通知/国家税务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欠税交纳滞纳金制度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托运人主张货损货差而拒付运费应否支付滞纳金的/最高人民法院转发人民银行《关于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扣付滞纳金会计处理手续的规/中国建设银行关于改变托收承付结算办法中扣付滞纳金规定的通知/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征收和减免滞纳金若干问题的通知/海关总署关于对逾期不交能源基金应如何加收滞纳金等问题的通知/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欠税案件的处理及计算滞纳金的解释的通/最高人民法院
掬黛小公主
滞纳金的会计分录:借:营业外支出贷:银行存款增值税滞纳金的会计分录:一、上交时,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税金)营业外支出(罚款/滞纳金)贷:银行存款二、转账时,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税金)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税金)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税金)营业外支出(罚款/滞纳金)三、滞纳金(OverduePayment)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它是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四、特征是:1、适用于负有金钱给付义务。2、义务人超过规定期限不履行义务。3、可以反复为之,具体表现为按日加收。如按照税法有关规定,税务机关对不按规定期限交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拖欠税款,依法按日加征一定比例的罚金。主要适用于税收领域,但不限于此。其他管理领域凡存在金钱给付义务的,当相对人不履行义务时,都有采用滞纳金的可能,如环保的排污费等。滞纳金措施既可以避免因义务人不履行义务使国家利益受损害,同时也能避免因直接施加于相对人使其权益受损,并能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因而可作为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五、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六、确认盘亏、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等科目。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原材料”等科目。七、期末,应将“营业外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等,是企业财务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