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6

孙美霞1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所得税入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密果儿小雨

已采纳

一、掌握关键词:税法认可。一切围绕税法认可进行判断。当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处理不一致时才会产生差异。无论会计处理怎样变化,如折旧时间缩短、折旧比例提高、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税率变化等等,每次会计处理发生变化都和税法认可比比,看看有无差额,差额多少,然后确定递延税款(应付税款法除外)。涉及多笔时间性差异,分笔数单个与税法认可进行比较,一笔一笔确定递延税款借贷方向,利用丁字账进行汇总,求出总差异的借贷方向。会计费用大于税法费用,递延税款在借方,反之在贷方;会计收入大于税法收入,递延税款在贷方,反之在借方。二、容易漏掉的记忆:1、时间性差异:八大减值准备、预计负债、开办费的摊销等等费用支出,发生时税法不认可,要从会计利润中加回,但这些费用转回时,税法也不认,也就是说会计利润多计的这部份税法不认可,所以要从会计利润中减出。做题时往往容易漏掉的是从会计利润中减出转回的费用。2、坏账准备税法认可(0。5%)部分。计入时间性差异的是会计计提部分减去税法认可部份的差。三、分别理解:所得税会计中: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永远在贷方,所得税费用永远在借方。应付税款法: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不产生递延税款纳税影响会计法: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或-递延税款=所得税费用 。

会计所得税入门

107 评论(10)

甜甜的今天

多看几遍《会计》书,另外还要多做题才行。1、就是扣除净损溢中归属优先股(如果有)股东的,其余就是了;2、这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法律法规对于财报的编制、披露要求而这样规定的。

27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