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5

小笨猪seven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外汇远期合约会计处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水灵儿^O^

已采纳

平时发生的外币业务,用发生额(例如USD)乘以期初汇率折合成本位币(RMB),期末有累计金额1.期末外币累计余额(USD)乘以期末汇率计算出本位币累计金额2. 两者作差记入汇兑损益 累计金额1<累计金额2 借:汇兑损益,贷:银行存款欢迎登录会计学堂官网,免费领取10G会计学习资料;关注会计学堂,学习更多会计知识。

外汇远期合约会计处理

159 评论(11)

洋洋捌月

远期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动和估值主要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模型为:远期外汇合约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合约约定的远期汇率-资产负债表日实际市场利率)×到期交割的外汇金额×折现率以上模型主要考虑了合约约定汇率、现行远期汇率、折现率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将到期交割的外汇金额折现注意事项:远期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动处置时,将取得的或支付的价款,计入汇兑损益;同时,将原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汇兑损益

136 评论(9)

浅夏oo淡忆

简单理解,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包括两部分,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其中内在价值为合同金额与资产负债表日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交割日相同的远期外汇合约之间的差价,时间价值即为折现的价值。因此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的计算公式为:远期外汇合约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合同约定的远期汇率-资产负债表日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交割日相同的远期外汇合约远期利率)×到期交割的外汇金额×折现率其中,(合同约定的远期汇率-资产负债表日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交割日相同的远期外汇合约远期利率)×到期交割的外汇金额可以理解为内在价值,再乘以贴现率体现时间价值。

171 评论(10)

旧在现在

由于公允价值对汇率、利率以及各种资产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这类衍生产品的估值的波动性,也就是说,原来在会计上风险并不大或估值很稳定的衍生交易,在新会计准则下就可能变得较为波动,虽然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交易员有点缩手缩脚,对产品账面损益也有较大影响,但客观上会迫使银行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控制,因为公允价值引入了当前的市场价值,只有直面真实的市场价格,才能知道手中产品的实际价值,也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面对的是多大的风险。

125 评论(9)

rachelkong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行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拓展资料: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时计算汇兑损益。上述第一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时的市场汇率与会计期间终了时的市场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第二种情形下产生的汇兑损益计算较复杂,本文拟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此情形下计算汇兑损益的两种方法。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1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