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草的燕窝
就是说,利息是怎样计算按照银行存款计算利息不论大小月,按年计算、按月计算、按日计算、也可有按季计算。计算公式:本金*时间*利率=利息但是存款难免不同比如零存整取计算方法就不一样,它的计算利息公式是累计月积数=(存入次数+1)/2*存入次数利息=月存金额*累计月积数*月利息现假设一种“月复息”算法:它就是按月计息,款项借出金额比如壹佰万元,1%月利率,借款时间31期(31个月)本息=1000000*(1+1%)^31=1,361,327.40
贫僧法号能吃
会计中应收利息算:本金×利率×期数应收利息,是指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其它方式投资所应收取的利息。“应收利息”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回收到的利息,如企业购入的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在会计结算日,企业按会计规定提应收利息。另外,仔细考量还本付息方的信用等级。如应收利息可能会发生减值,则需计提坏账准备,在总额上对其减去。来源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如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或委托贷款,以及垫款等利息收入。如银行定期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同业存款及同业拆借利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利息。应收款项类投资利息。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它利息收入。一般在财务报表注释中,“应收利息”注释中应该披露如下信息:1.应收利息有多少细分项,每一细分项的具体金额。2.所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有)。分析1.企业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确认的利息收入,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2.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确认的利息收入,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3.如果一个企业的应收利息很多,则表明该企业有大量的金融资产,或则做了大量的定期存款。其产生的利息收入将会记入财务费用,有可能会让利润失真。所以,谨慎做法,要将应收利息与企业净利润进行比较,一般而言,占比比较小会让投资者更放心一点。4.关注长期未收回且金额较大的应收利息,了解其具体原因。因为搞不好,该项业务的本金是否能够回收也成问题。5.一般而言,优秀的企业,其应收利息很多,因为其账上会有大量的现金,从而产生较大的应收利息。如格力电器2016年财报显示,期末其应收利息为10.46亿,其中光存款利息就为9.83亿。小结总体而言,应收利息项目是比较好理解的,基本一看就懂,没有太多技术含量。而企业能在此项目做的东西也不多。只要没有特别异常的地方,投资者稍微看看也就行了。
初记装饰
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如果借15万元,在借条上写1分钱利息(按年利率10%计算),借一整年。 那么借款1年的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150000*10%*1=15000元。 扩展信息: 1、利息是指货币持有人(债权人)从借款人(债务人)借出货币或货币资金而获得的报酬。 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的利息。 简单地说,就是从存贷款中获得的本金以外的钱(不同于“本金”)。 2、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款期限和利率水平。 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X利率X存款期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8]826号,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收入个人所得税。 因此,暂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的利息税。
超级能吃的兔兔
初级会计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此处税率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六)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