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孙太太
会计恒等式所谓会计的恒等式,也有人称之为会计方程、会计平衡公式。它表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会计方法的出发点和基础。会计恒等式体现了三种数量关系一.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资本的运动采取了两种的形态: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当资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在一定时点的数量关系。一个企业有多少的资产,也就一定要有其相应的来源;反之,有多少来源也就必然要表现为多少的资产。在某一时点就具有下列公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把第(l)式进行移项,就得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2)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二.收入、费用与利润当资本处于显著变动状态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这三个要素在一定期间(注意:不是时点),就形成了下列公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收入-费用=利润三.会计六个要素的综合资本运动的静态与动态是一种辩证的统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量关系存在着一种内在有机的联系,即可以综合。它们的综合反映是:资产+(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前)
光头强329
会计最基本的等式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会计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帐,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Tania慧慧
要通过三个恒等公式联系分析。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公式)这一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2、收入-费用=利润。(动态公式)这一等式表明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反映损益尚未结转前恒等关系因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包括两部分:本年利润(本年累计利润或亏损)和利润分配(历年结存的未分配利润)。所以说,本年利润的实质属于所有者权益。因此,在收入和费用还没有期末结转前,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阳光明媚1618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游客小孩儿
1、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经营需要一定的资产,而资产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投资者(即创办企业的人)投入的,这一部分称所有者权益;一是向债权人(即借钱你的人)借的,称为负债。 这个等式反映了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指在某一特定日期权益资产的构成、占用状况以及资产的来源渠道和权益状况。2、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业务取得收入,同时也发生费用,通过收入和费用要素我们可以确定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 这个等式反映的是资金的变动情况,指在某一时期(区别上面的某一特定日期)企业取得的经营成果,是企业价值的动态反映。3、扩展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整理得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如果你了解一点会计基础,你应该知道整理后的等式包括了会计的6大要素,这个等式反映了6大要素的联系,等式左右的放置表示的是“借”“贷”对它们同向的影响。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