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1

dyanne198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税收会计知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绝代双椒

已采纳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财务会计核算必须遵循一般会计原则,其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通过会计报表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了满足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和社会各方面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财务会计在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过程中,必须以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为基本规范。但是,几乎所有的会计要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税款支出。为了规范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企业则必须按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重新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它是税收征纳双方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它以课税为目的,根据经济合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依据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应履行的纳税义务。因此,税法又是企业会计行为的另一种规范。由此可见,企业会计行为同时受到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制度与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两种行为规范的制约。在这种双重制约下,企业会计核算中所适用的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在计算口径和计算时期等方面的不同,从而产生一定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则需要通过税务会计加以调整,这一现象在所得课税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税收会计知识

360 评论(12)

兔兔水桶腰

经常应付税务这块的

205 评论(8)

夜很*^*安静

税务会计是进行税务筹划、税金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一种会计系统。通常人们认为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自然延伸,这种自然延伸的先决条件是税收法规的日益复杂化,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多数企业中的税务会计并未真正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延伸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系统。

主要特征

1、税务会计的特点

包括法律性、广泛性、统一性、独立性。法律性表现为税务会计要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的规定核算和监督税款的形成、缴纳等行为;广泛性表现为税务会计适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统一性表现为不同的纳税人所执行的税务会计是相同的;独立性表现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与财务会计有着不同,例如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视同销售收入的认定等等。

2、税务会计的目标

即纳税人通过税务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企业经营者,要求得到准确、及时的纳税信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并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企业资产所有者和债权人要求得到税务资金运转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税务管理部门要求了解纳税人的税收计缴情况,以进行监督调控,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务会计

129 评论(14)

Yuan圆圆圆

财税 制度是调节国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深化收入分配的改革,财税背后有很多学问。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财税基础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税率:

税率是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与应纳税款之间的比例,是每种税收基本法构成的最基本要素之一。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制度。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种。

税目:亦称“课税品目”或“征税品目”。税法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对课税对象进行划分从而确定的具体征税品种或项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它反映了具体的征收范围,代表了征税广度,是一个税种课征制度组成的一个要素。例如,我国新税制中的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生产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对消费品共设计了11个税目,13个子目,共计25个征税项目。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有些税种征税对象简单、明确,没有另行规定税目的必要。如房产税。有的税种征税对象比较复杂,一般要先分大类,在类别之下再分税目、子目、细目。凡是无税目的税种均有统一的税率,凡是有税目的税种,均无统一税率。

纳税环节: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税收的分类:由于研究的目的和分析的角度不同,税收分类可以有不同的依据,也有不同的分类 方法 。按照征税对象划分,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按照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划分,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税收的负担: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税收负担是国家税收政策的核心。税收负担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纳税人及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因此,税收负担应该保持在经济的承受能力范围以内。我国税收负担的确定原则是合理负担、公平税负。

税负的转嫁:所谓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不实际负担所纳税收,而是通过购入或售出商品价格的变动,或通过其他手段,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税负转嫁并不会影响税收的总体负担,但会使税收负担在不同纳税人之间进行分配,对不同的纳税人产生不同的经济影响。

税收的优惠:所谓税收优惠,实际就是指政府利用税收制度,按预定目的,以减轻某些纳税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来补贴纳税人的某些活动或相应的纳税人。税收优惠的形式有减税、免税、出口退税和先征后退。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或者说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的要素构成税种;二是不同的税种构成税收制度。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税收基本政策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

税收管理:是国家以法律为依据,根据税收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对税收参与社会分配活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以保证税收职能作用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政府通过税收满足自身需求,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一种活动。具体内容包括:税收法制管理、税收征收管理、税收计划管理、税务行政管理。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各税法的立法目的、征税对象、权益划分、适用范围、职能作用的不同,可作不同的分类。一般采用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大类。

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都属于税收实体法。

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始终是国家,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单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以纳税人发生了税法规定的行为或者事实为根据。

财税问答拥有多位权威财税专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专家进行提问,专家同样会在第一时间为你答疑解惑,让你轻轻松松享受专家一对一服务。当然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和 经验 足够丰富,也可以这一平台一展才华,树立自已的专家形象。

需要提醒的是,财税问答是属于畅捷通旗下会计家园的一个云服务,所以你需要注册并登陆会计家园,才能够在财税问答平台享受完整的服务进行各项操作操作,否则你只有查询、浏览的功能。

1、 请问,公司的注册资金,可以短期借给其他公司吗?

2、 专家 孟峰: 可以。但是会计上要求有 借款合同 。而工商查抽逃资金时,会联查对方企业。是否做借款。

2、高温费是否计入福利费核算,要交个税吗?

专家 戴崇恩 回答: 是需要缴纳个税的。

3、室内装饰业代开建筑业发票,异地的 ,需要开外管证是否需要提供资质证?

专家 赵树峰 回答: 应该要有外经证,资质好像税务局不需要。具体以当地税局(现许多地方在建委代开点)要求为准。

4、盘亏的固定资产-汽车要缴纳税金么?

专家 赵树峰 回答: 不是已提的折旧。是你盘亏的损失。

5、老师问个问题,公司增资之后把注册资金转走了,我该如何做账务处理,做一笔借款,可行不?

专家 戴崇恩 回答: 如果此资金转出的行为不是出于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而目的就是抽逃出资,实质上是一种违规的行为,建议企业不要这样处理。暂时来说,可以签一份借款合同,作为借款处理。

6、低于进价销售需要做进项转出吗,成本如何结转?

179 评论(9)

牛奶泡泡韵

1、依法原则:即依照税法进行会计处理。2、确保税收收入原则:即以保证国家税款收入为第一要务。3、程序规定优于实体问题的原则: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实体问题,履行纳税义务的手段为程序规定,税务会计中应遵循程序规定优于实体问题原则,例如缴纳税款时有疑问,应先完税,再进行申诉。4、接受税务机关的审计监督原则:税务机关有权监督检查纳税人的税务会计核算,纳税人有义务接受监督。

8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