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yzhao520
不是存货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包含在买价当中,而是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不影响入库存货总成本;也就是说,合理损耗部分的成本不从入库成本当中扣除,由于数量发生变化,所以最终只影响“单位成本”。
念念1218
合理损耗,只是入库数量少了4吨,金额不变。 运杂费等可以计入材料成本 借:原材料-乙材料6000000+60000*(1-7%)+20000+1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1020000+60000*7%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7101800 希望能帮助到你!
xiao叶子0118
1.运输途中的不合理损耗原因待查做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原材料2.查明原因时,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正常损失时计入)借:其他应收款:**单位--(-由保险公司或·运·输单位负责任事故)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3.存货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计入存货的成本.借:原材料:**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小玩子2603
也就是说假设你买了100斤棉花,3块/斤,买回来入库成本应该是300元,但是运输途中发生了损耗,入库只有99.7斤,但是因为是合理损耗,所以只是棉花的入库单价变成了300/99.7,入库成本还是300元,这就是合理损耗的概念,应该明白了吧
香雪海Jackie
按照新准则,对于企业购货途中的合理损耗也应计入存货成本,不再计入当期损益。 存货采购过程中的合理损耗是否计入存货成本,主要是看企业的性质,如果是一般工业企业购入存货,则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部分要计入存货的实际采购成本,根据企业存货的具体核算方法不同,具体分为:当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计入“原材料”科目,当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合理损耗部分计入“材料采购”科目,计划成本法下由于“原材料”科目核算的是计划单位成本乘以实际入库数量,所以“原材料”科目中不含合理损耗部分,入库时最终是将合理损耗部分计入了“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除合理损耗之外的物资毁损、短缺等,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可以从供应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物资短缺或其他赔款,应冲减物资的采购成本;(2)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不得增加物资的采购成本,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或结转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或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或计入“管理费用”科目等。
smilejune521
企业购入物资的采购成本由下列各项组成:
1.买价;
2.运杂费(包括运输、装卸、保险、包装、仓储费等);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5.承担的税费(关税、小规模不可抵扣的增值税等)。
我们的单位存货成本=总金额/数量,发生合理损耗就是数量少了,实际上是提升了单位存货的价格而已,这些都只体现在进销存系统里,不用体现在分录里。但是合理损耗,会计科目选择方面,要看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是实际成本法还是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下,直接记入“原材料”科目;计划成本法下,先记入“材料采购”科目。
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