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75

落叶无声201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只做过内账会计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蚂蚁在fei

已采纳

当然有风险!你做的内账符不符合国家会计、税务方面的相关规定你自己心里清楚,公司的偷漏税行为没有你做内账的话是完成不了的。会计证会不会吊销要看偷漏税的金额。

只做过内账会计

292 评论(14)

sw634365102

一个月就给你1000块钱 达不到当地的是最低生活标准 这种企业还是不去比较好

199 评论(12)

美丽苗条龙龙

只要你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后,那你要小心你做的内部账是有关会计法规定当中的私立账溥,查不到,没事!如果查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288 评论(9)

キーちゃん

有,内账相对于外账往往收多支少,存在逃避纳税义务的事实。因此涉税、涉法的风险很大。如果出纳经手的业务和登记的内账包括账外收入,不但具有职业风险,而且也具有法律风险。

由于账外收入的具体经办人往往是出纳,甚至连接收账外收入的银行账户也是出纳本人名下的,因此,不但会对出纳个人的职业诚信构成威胁,而且也将使出纳面临法律风险。

扩展资料

内账和外账

内账记载了公司全部的经济业务(而不管是否合法),对于抽出的部分票据,以其复印件作为记账依据,更仔细些的,还附有外账的记账凭证。内容比较多,完全按公司的要求做账,主要用于内部管理,比较复杂,体现了一个会计的真正水平。

外账只抽取部分合法票据做账,按正规的方法做账,内容相对较少,比较简单,账做的比较完美,乍一看,好象很正规、很合法,仔细审查,就会发现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因为假的就是假的,一般人都还达不到真正以假乱真的水平。

内账是公司真实的一套账,内账是反映公司经营、管理的账,不仅要记账还要分析,和公司其他部门的人员交流、讨论、沟通。外账就是记账,每个月申报一下,应付税务局,只要税负别低于税务局的要求,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麻烦。

329 评论(12)

驾驶马桶去飞行

企业本就不应该有什么内、外账之分,外账就是应付工商税务的假账,外账出了问题,必然要牵涉到内帐,完全摆脱干系是不可能的。

144 评论(9)

北京宇盛

没有风险外账是给税局看的内账是给老板看的你如果不负责对外申报就没有危险哈

214 评论(9)

玉帝偶吧

内账是公司内部的真实账目,记载了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是给企业管理人员看的,所有的收入支出都要列进去,所有真实业务发生的单据都要做。简而言之,内账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反映了企业最真实的收入、费用、利润以及各个科目的余额。

既然单位分内外帐,如果内帐不偷逃税是没有关系的,内帐一般要按照老板的要求统计、核算,外帐则按照税法的规定核算,比如:固定资产,外帐要按照税法规定摊销,内帐则可以一次摊销等。如果以偷逃税为目的建内帐,会计当然有风险了。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对会计做假账有如下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违反本法第二章关于会计核算的规定,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或者利用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偷税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的。

由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处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或者对违法的收支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或者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单位领导人接到会计人员按照本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提出的书面意见,对违法的收支决定予以办理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单位领导人和其他人员对依照本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法律法规网—全国人大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

256 评论(15)

相关问答